•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教学评一致性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的构建路径

马小晶
  
天韵媒体号
2025年5期
昌吉回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是一个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这一策略强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堂评价之间的紧密结合,以满足培智学生的特殊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融入社会。本文通过从教学评一致性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应用展开分析,旨在探讨教学评一致性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应用;培智生活语文;构建路径

一、引言

“教学评一致性”是义务教育新课标所强调的教学观,体现了科学性、前沿性和有效性,并能将教学活动变得高效、有序,真正落实“一课一得”的目标。该教学策略已在普通学校中普遍实行。教学评一体化具有一致性、系统性的典型优势,是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科学路径[1]。

二、教学评一致性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的应用效果

1.明确目标,有助于提升培智生活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通过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课程评价目标相统一,确保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一个明确且一致的目标进行,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2.因材施教,有助于促进培智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智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生活能力也不尽相同,通过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培智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评价反馈。

3.科学评价,有助于优化培智生活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一致性模式下,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简单判断,更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分析和反思[2]。教学评一致性强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等多方面因素纳入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公正,这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评一致性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和具体。

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中,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定。然而,一些教师往往只是笼统地设定一些较为宽泛的目标,没有具体细化到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上,导致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情况脱节。

2.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不够匹配。

培智学生差异化水平不同,教师相对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化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需要根据个性化的教学目标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策略。然而,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进行,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

3.教师对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不够深入。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在普通学校普遍实施,但在培智学校却处于初步尝试阶段,一些教师可能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或者对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缺乏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进行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因此对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上还不够深入。

四、教学评一致性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的构建路径

1.尊重个体差异,明确教学目标

由于培智学生障碍类型复杂,障碍程度也各不相同,在学习生活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其特点和需求、学习的起点、方式与能力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通过教育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到其最近发展区,并为其设定个别化教育目标,从而实施教学。

例如:培智二年级《我的一家》这节课,笔者首先从新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找出本学段学生应该学会什么,其次评估学生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能力,根据培智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要求从而制定分组目标,在指定基础目标后,又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出发制定了情感目标。

2.丰富教学活动,注重生活化教学。

(1)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围绕生活实际,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素材,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例如培智二年级《我的学校》这节课,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结合图片认识“操场、花园”,笔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先将学校的操场和花园拍照以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其次将学生在操场和花园附近的活动拍成视频,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中都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无论是图片还是视频中,都出现了学生本人,且又是学校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因此,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但积极举手发言,还很快认识了“操场、花园”。

(2)创设生活情境,进行角色扮演。

创设生活情境是培智生活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培智八年级《妈妈带我去看病》这节课,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生病去医院的看病流程,尽管大多数培智学生都有过去医院看病的经验,但是对看病流程并不熟悉,于是笔者设计了教学情境,请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表演。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和对话表演,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很快熟悉了看病流程,知道了怎么挂号,去哪个诊室排队看病,在哪里缴费、取药。

(3)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开展趣味游戏。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根据学生喜欢看动画的特点,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培智二年级生活语文《马牛羊》这节课,在认识“牛”的时候,单纯从教材出发,学生只能从教材图片中认识“牛”,而无法深刻理解牛可以产出牛奶、牛肉可以吃等等知识。笔者通过搜集网络资源,将生活中有关“牛”的图片、视频、音频多媒体资源搬到希沃白板中,让学生看一看、听声音猜一猜等小游戏方式与学生互动,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变成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具象化知识,在学习“牛”字的时候,利用趣味识字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从而加深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

3.多元化的评价,检验学习成果

教师教的有效性与学生学的有效性,共同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来检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培智九年级《商场导购图》这节课中,在第一环节的复习词语,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设置开火车认读词语的小游戏,检验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采用了观察记录的方式,通过记录结果对学生进行了积极地评价,达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的效果。在新授环节,教师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小游戏闯关的比赛方式对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了观察记录,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同伴互帮互助、注意力集中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评价和及时的反馈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五、结语

教学评一致性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的构建路径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培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案,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培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兰,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06,第43卷,第6期,134

[2]张建莲,“教学评”一致性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4年2月第13 卷第5期,5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