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五育融合视角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钟洁莹
  
天韵媒体号
2025年5期
武汉市武昌区三角路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的不仅是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需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入门”工作。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对世界产生较为完整的认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不健全。在这一时期,教师教学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借助五育融合的教学策略,让德、智、体、美、劳的内容逐步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同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式教育,让教育教学有重点,学生体验有兴趣点,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五育融合;数学;小学教育;主题式学习

一、五育融合引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意义

1.扩展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五育融合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五育融合的引领之下,将会逐步扩展教学内容,积极融合五育教学内容,开展创新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课程也将得到较大的丰富。融合了实践内容,学生便需要在学习中逐步理解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借助这样的教学手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吸引,同样地,数学知识教学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和使用价值,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也更加深刻,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2.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五育融入数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无论如何进行内容融合,其最终反映的都是五育的相关内容,锻炼都是学生的实际能力。正是融入了五育内容,数学课堂才能够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逐步的创新学习过程中,成长为一名有能力、有知识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特点

在五育融合的视角之下,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式学习,融入其他科目优秀内容为数学课堂建设所用,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再添助力。

1.整合性

跨学科主题式教学具有整合性。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尤其是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与其他科目知识点相关性更强,甚至一些知识内容是相互贯通的。因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其所需要运用的知识可能不止单一的数学学科,亦或是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更快地解答题目。这样的整合内容,可以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产生更加多元化的视角,针对问题的讨论也拥有更多维度。即使在实践过程中,这种多方位的思考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解决问题。

2.情境性

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逐步向抽象思维建设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打基础的阶段,借助情境建设,学生的学习活动便可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可以进入到生活中学习,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学会在生活中使用数学。借助情境化建设,学生学习过程中才更有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新性

除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视角转变之外,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引入跨学科主题式学习,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知识创新思维建设,在思考问题过程中,要激发创造性思维,不被传统的思维框架所束缚。融入多种类型的学习方式,学生更容易产生不一样的思考,教师还需要借助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自身见解。

三、五育融合视角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实践策略

1.做好教学内容的跨学科整合

既然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对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了解,明确其他学科对于数学教学的意义,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探讨学习,建设更具有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构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开展数学与科学科目结合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温室效应的相关内容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能够让学生对科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又能够抓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点,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强化课程组织学习方式扩展

开展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相应的教学组织学习方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在现阶段,教育教学活动除了新的发展方向,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开设积极讨论项目,借助任务驱动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互相讨论评价中进行内容探究,提升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完善整体教学评价机制创新

开展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时,相应的教学评价体制机制也需要有一定革新,尤其是要摒弃传统的唯结果论的评价方式,设计创新型的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知识性评价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性素质评价,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教师也可以根据评价内容,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四、结论

五育融合在小学教学阶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在如今的时代之下,教育视角已经从单一的知识学习逐步转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之上,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整体教学目标,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人才建设教育创新贡献力量。

五、参考文献:

[1]郝媛媛.“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体系的重构[J].林区教学,2023(11):104-108.

[2]王丽娟.小学数学教学中“五育”融合、全面育人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艺术,2023(10):11-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