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OBE理念的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风景园林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分析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期为风景园林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成果导向;风景园林;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一、引言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 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近年来,OBE 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风景园林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风景园林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OBE理念,探讨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分析
(一)行业发展趋势
1.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下,生态修复、城市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发展迅速。城市积极开展湿地修复、矿山复绿等项目,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生态韧性。城市绿化注重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追求多层次、多功能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2. 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景观一体化成趋势。城乡界限模糊,景观相互融合,特色小镇建设保留乡村风光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城乡交通网络完善,促进人员、物资、信息流通,支撑城乡景观一体化。
3. 科技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风景园林行业融合,催生智慧园林、数字景观。智慧园林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园林设施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与精准度。数字景观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拓展风景园林表现形式与传播途径。
4. 文化传承。文化自信增强,传统园林文化传承与创新成重要发展方向。一方面,重视传统园林保护与修复,让古典园林焕发光彩;另一方面,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园林元素,使传统园林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创新。文化活动在风景园林中广泛应用,丰富人们文化体验。
(二)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就业前景
1. 就业方向
规划设计:毕业生可在城市规划设计院、景观设计公司等单位,从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公园设计等工作,为城市居民打造绿色空间。
施工管理:在园林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企业,从事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工作,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养护管理:可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公园景区等,从事园林植物养护、绿地管理等工作,保持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教育科研: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从事风景园林教学、科研等工作,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自主创业:毕业生可凭借专业优势,开设景观设计工作室等,实现创业梦想。
2. 就业前景
风景园林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对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加。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推动业务领域拓展,为毕业生提供广阔就业空间。国家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新兴领域如智慧园林等不断涌现,提供更多就业选择与发展机会。但行业竞争激烈,对人才素质要求提高,毕业生需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等,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3. 提升就业竞争力建议
夯实专业基础:系统学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专业知识,掌握绘图软件操作等专业技能。
拓展知识领域:学习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加强实践能力:积极参与实习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提升创新能力: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国际视野:关注国际风景园林行业发展动态,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理念与技术。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风景园林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系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园林项目的分析和设计。
2. 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学生应了解生态学、环境科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能够从多学科角度综合考虑风景园林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3. 熟悉风景园林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学生应熟悉风景园林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二)能力目标
1. 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案构思、表达和实施的能力:学生应能够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的构思和表达,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设计方案的绘制和展示,并能够将设计方案实施到实际项目中。
2. 具备风景园林植物识别、配置和养护的能力:学生应能够识别常见的风景园林植物,根据项目需求进行植物配置,并能够进行植物养护管理。
3. 具备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的能力:学生应能够进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施工组织,包括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
4.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能够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素质目标
1.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具备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学生应具备创新意识,能够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了解国际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动态。
3.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基于成果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 掌握风景园林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系统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知识。
2. 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学生应了解生态学、环境科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能够从多学科角度综合考虑风景园林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3. 熟悉风景园林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学生应熟悉风景园林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二)能力结构
1. 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案构思、表达和实施的能力:学生应能够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的构思和表达,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设计方案的绘制和展示,并能够将设计方案实施到实际项目中。
2. 具备风景园林植物识别、配置和养护的能力:学生应能够识别常见的风景园林植物,根据项目需求进行植物配置,并能够进行植物养护管理。
3. 具备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的能力:学生应能够进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施工组织,包括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
4.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能够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进行风景园林相关的科研工作,具备创新意识,能够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三)素质结构
1.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适应风景园林行业的工作要求。
3. 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能够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风景园林作品。
4. 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生应具备国际视野,能够了解国际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动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
五、基于成果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工程施工等专业课程,同时开设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比重,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开设校企合作课程,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行业实际需求和最新发展动态。
(二)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风景园林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方法。项目教学通过实际项目的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翻转课堂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实践教学
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校内实践基地应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校外实践基地应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项目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在评价体系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成果。注重过程评价,通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习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注重多元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企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六、结语
基于成果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发展需求。高校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风景园林人才做出贡献。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不断提高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
怀化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子课题:
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研究(项目编号:2020070)
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卓越教育质里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071)
参考文献:
[1]倪杰,王小云.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和规格探索[J].新余学院学报,2016,21(01):116-119.
[2]刘王锁,马青,孙步峰.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2):79-82.
[3]钱军,郭松. 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7):6429-6430.
[4]郭臻琦.技术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研究——以市属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 [J].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S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