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探索提高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模式

兰晶
  
天韵媒体号
2025年13期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其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相融合,成为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构建有效融合模式的策略,并提出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点,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参考,助力小学英语教学实现创新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有效模式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小学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资源、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和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有效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一)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习视野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信息技术的融入打破了这一局限,互联网上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如英文儿歌、动画、绘本、在线课程等,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筛选整合优质资源,将其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英语学习素材,拓展语言学习的视野,增强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英语单词时,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词含义,比单纯的单词讲解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充满趣味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将复杂的教学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讲解语法知识时,通过动画演示或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语法规则。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时反馈与评价,如利用在线测试系统,学生完成练习后立即得到成绩和反馈,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有效模式构建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基础模式。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展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在教授英语课文时,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倾听纯正的英语发音,同时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境。随后,教师结合课件进行课文讲解,通过标注重点词汇、句型,分析语法结构等,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网络资源整合教学模式

互联网拥有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构建网络资源整合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筛选优质的网络资源,如在线英语学习网站、教育类 APP 等,推荐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在学习英语阅读时,教师推荐适合学生水平的在线英语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完成相关练习,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班级群、在线学习社区等,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三)情境创设教学模式

情境创设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至关重要,信息技术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等,创设逼真的英语语言学习情境。在教授 “Shopping” 这一主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构建虚拟商店场景,学生在模拟购物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对话,如询问价格、描述商品、讨价还价等。通过身临其境的情境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四)个性化学习模式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和学习需求都存在差异。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教师利用学习管理系统、智能教学软件等工具,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如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课堂表现等,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薄弱环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对于词汇掌握薄弱的学生,系统自动推送针对性的词汇学习资料和练习;对于听力理解困难的学生,推荐适合的听力训练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实施要点

(一)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教师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关键推动者。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培训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软件使用、网络资源搜索与整合、在线教学平台操作等。教师要积极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将其熟练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合理选择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在融合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能盲目追求技术的新颖性,而忽视教学效果。对于简单的教学内容,可能通过多媒体展示即可达到良好效果;对于复杂的语言情境或抽象的知识讲解,可考虑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同时,要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适度性,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导致教学过程本末倒置。

(三)关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搜索有用的英语学习资料,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优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遵守网络规则,不沉迷于网络,确保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健康学习。

(四)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兴趣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学习管理系统、在线评价平台等,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多元化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为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构建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整合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等有效模式,并把握好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合理选择运用技术手段、关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建立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等实施要点,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学英语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融合模式,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顾统宇. 智慧课堂与云技术融合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 启迪与智慧(上), 2025, (02): 23-25.

[2]朱晓敏. 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4, 39 (03): 185-190.

[3]石静. 巧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N]. 江苏科技报, 2024-09-23 (B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