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影响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因素分析及精准管控策略

牛筋
  
天韵媒体号
2025年14期
中咨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造价受设计方案、施工技术、材料价格、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不合理设计易致变更与浪费,落后施工技术会增加成本,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造价。实现精准管控需优化设计,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最优;加强施工管理,保证进度与质量;合理控制材料成本,应对价格波动;完善造价管理体系,覆盖全生命周期,平衡工程质量与成本。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一、影响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设计方案是影响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决定了整体工程成本。桥梁的结构形式、跨径选择、基础类型、材料选用等都会直接影响造价。例如,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不同结构的施工难度和成本差异显著。在设计阶段,如果未充分考虑地质条件、交通荷载和环境影响,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方案调整,增加额外费用。不合理的设计可能导致材料浪费或施工难度增加,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性。因此,在设计阶段,应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法,对不同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选择安全可靠且造价合理的方案,同时尽可能减少后期设计变更,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二)施工技术与工艺

施工技术与工艺的先进性对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施工成本。例如,在桥梁基础施工中,合理选择钻孔灌注桩、沉井基础或承台基础,可以减少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进度。在上部结构施工中,合理采用预制拼装技术、悬臂浇筑工艺等,有助于减少高空作业难度,提高施工安全性。智能化施工设备的应用,如无人机测量、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可以优化施工流程,减少返工现象,降低施工误差,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反之,如果施工技术落后,可能导致工期延误、质量问题频发,甚至增加后续维护成本,从而导致总造价上升。

(三)材料价格波动

材料成本占据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造价的较大比例,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整体造价水平。主要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混凝土、沥青等,其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原材料供需关系、运输成本、政策调控、国际市场行情等。例如,钢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可能导致工程预算超支,增加施工单位的成本压力。材料的采购方式、存储条件和运输环节也会影响最终成本。如果未能在市场价格较低时合理采购,或者因仓储管理不当导致材料损耗,都会进一步增加成本。因此,施工单位应密切关注市场行情,采取集中采购、长期合同锁价等策略,降低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二、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造价的精准管控策略

(一)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控制桥梁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应在项目前期通过深入的地质勘察和环境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因勘察不足导致后期变更增加成本。价值工程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经济性,通过对桥梁结构形式、材料选用、基础类型等进行多方案比选,确定最优设计方案。在满足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推广应用新型高性能混凝土、预应力钢筋、轻质高强材料等,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桥梁自重,提高施工效率。现代化设计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在设计阶段模拟施工过程,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优化施工流程,减少后期设计修改导致的额外开支。桥梁跨径选择、墩台布置、桥面铺装材料等因素直接影响造价,通过优化桥型和施工工艺,可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本增效。

(二)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桥梁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各环节有序推进,避免因施工进度滞后或质量问题引发额外成本。建立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人力、机械和材料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施工效率。质量管理方面,需要加强施工工艺的标准化操作,采用智能监测技术对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支架搭设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降低因施工缺陷导致的返工成本。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可控性,如通过BIM技术结合物联网,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和数据共享,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同步可视化管理。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人工、机械、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统计,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施工过程中因管理混乱造成的成本浪费。

(三)合理控制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是桥梁工程造价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控制效果直接决定了整体工程预算的执行情况。市场行情波动对材料成本影响较大,需要建立材料采购的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锁定合适的采购时机,减少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与优质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批量采购、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等方式获取成本优势,提高采购的经济性。材料的储存与管理也是降低损耗、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应设立标准化的材料存储区,采用现代化的库存管理系统,实现库存数据的实时更新,防止因材料短缺或过量采购造成的成本浪费。建立材料使用台账,对主要材料的进出库、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材料得到合理利用,避免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

(四)完善造价管理体系

造价管理体系的完善能够提高成本控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需要建立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控体系,包括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和风险预警等关键环节。预算编制方面,应依据市场行情和工程实际情况,科学编制工程量清单,确保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成本控制方面,应设立动态成本监测机制,对施工过程中各项费用进行实时跟踪,定期开展成本分析,发现偏差并及时调整施工策略,确保项目造价在预算范围内。合同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对施工合同、材料采购合同、设备租赁合同等的审核,避免合同条款的不合理性导致额外费用支出。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造价管理的前瞻性,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潜在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减少因不可控因素导致的预算超支。加强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具备精准预算、成本分析和合同管理能力,确保造价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提高桥梁工程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造价管理极为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设计需精准考量,施工要严格把控,材料得合理管控,管理应系统完善。只有全方位协同,从多维度综合施策,才能实现精准管控,达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稳健推进提供坚实保障,助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

参考文献:

[1]谢方俊.高速公路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现代交通与路桥建设,2022,1(3):7-9.

[2]彭卓.公路桥梁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及其对策探析[J].现代工程项目管理,2023,2(17):6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