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智慧教育”转型:基于AI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李萍
  
天韵媒体号
2025年15期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650000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计算机教育面临着向“智慧教育”转型的迫切需求。本文深入探讨基于AI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在高职计算机教育转型中的应用,分析当前高职计算机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智慧教育”转型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个性化教学策略及其实施路径,旨在为提升高职计算机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育;智慧教育;AI;大数据;个性化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职计算机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关键环节,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未来发展。然而,传统的高职计算机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AI与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变革带来了新契机,推动其向“智慧教育”转型,通过实施基于AI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策略,有望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二、高职计算机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许多高职计算机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主动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2.2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部分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未能及时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实际需求的变化。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存在差距,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2.3 缺乏个性化教学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进度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智慧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3.1 适应技术发展趋势

AI与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高职计算机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和掌握前沿技术,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3.2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智慧教育”借助AI与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3.3 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通过“智慧教育”转型,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整体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四、基于AI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4.1 学习数据分析与学情诊断

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在线学习时长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在编程课程中的作业数据,发现部分学生在特定编程知识点上存在理解困难,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加强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辅导。

4.2 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

根据学情诊断结果,借助AI算法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拓展性的学习资源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安排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步骤。比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为不同学生推荐不同难度级别的网络实验项目和学习资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上取得进步。

4.3 智能教学资源推送

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偏好,利用AI技术智能推送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视频教程、电子书籍、在线练习题、案例分析等。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数据库课程时,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推送相关的数据库操作视频教程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智能搜索功能获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4.4 个性化学习反馈与评价

利用AI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实时反馈与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评价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考试成绩,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度、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在软件开发课程中,通过对学生的代码编写过程、团队协作表现、项目完成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五、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实施路径

5.1 建设智慧教学平台

高职学校应加大对智慧教学平台的建设投入,整合AI与大数据技术,构建集教学管理、学习资源共享、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该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展示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捷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5.2 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关键。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AI与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个性化教学能力。教师要学会利用教学平台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运用AI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智慧教育”的要求。

5.3 课程体系改革

结合行业需求和“智慧教育”理念,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增加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相关课程的比重;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行业案例和技术应用融入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例如,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设置AI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结论

高职计算机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AI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职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通过学习数据分析与学情诊断、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智能教学资源推送和个性化学习反馈与评价等策略的实施,结合建设智慧教学平台、提升教师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加强校企合作等实施路径,有望实现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创新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个性化教学策略的优化和完善,以及如何更好地将AI与大数据技术与高职计算机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智慧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建华, 彭亮. 智慧教育的内涵、关键支撑技术与应用前景[J]. 教育研究, 2016, 37(12): 121-131.

[2] 祝智庭, 贺斌.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12): 5-13.

[3] 李艺, 钟柏昌. 谈“智慧教育”[J]. 教育研究, 2008, 29(12): 34-38.

[4] 冯博琴, 赵英良, 顾刚. 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9): 55-57.

[5] 张进宝, 黄荣怀, 张连刚. 智慧教育云服务:教育信息化服务新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 2012, 18(3): 20-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