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一位幼儿园教师十二年自然课程、班本课程与STEM课程实践探索
摘要:基于2024年教师节主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通过我从教12年的幼儿园教师的视角,深入探讨自然课程、班本课程和STEM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得以体现,并分析了这些课程如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教育家精神在课程中主要体现在尊重幼儿天性、鼓励自主学习、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家园共育等方面,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育强国;自然课程;班本课程;STEM课程
一、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一)教育家精神的定义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深厚热爱和无私奉献,它体现在对教育理念的坚守、对教育方法的创新以及对教育对象的深切关怀上。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素包括热爱教育、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关注个体等。
(二)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家精神对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
在幼儿园教育中,践行教育家精神需要教师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尊重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二是鼓励自主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三是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四是促进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二、自然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一)自然课程理念
自然课程是一种以自然为教育资源的课程,旨在通过观察自然、体验自然、探究自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在自然课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从而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二)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在“春天的秘密”主题活动中,我会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的迹象,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引导幼儿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发现。通过活动,幼儿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和表达。
案例二:在“水循环”科学实验中,我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让幼儿亲手操作,观察水的蒸发、凝结和降落过程。通过这次实验,幼儿对水的循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育家精神的体现
在自然课程实施中,我始终尊重幼儿的天性,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发现。同时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此外,我还注重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课程活动,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一)班本课程概述
班本课程是一种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的课程。它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班本课程中,我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
(二)班本课程开发流程
班本课程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定、内容设计、资源整合、实施与评价等环节。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在目标设定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内容设计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在资源整合阶段我充分利用班级内外的教育资源,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在实施与评价阶段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在“我爱我的家乡”主题活动中,我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了系列课程活动。通过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品尝家乡的美食、制作家乡的手工艺品等活动,幼儿对家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热爱。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幼儿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家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反思:在班本课程实施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课程;只有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只有注重家园共育和社区资源的利用,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STEM课程的创新实践
(一)STEM课程理念
STEM课程是一种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为核心的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在STEM课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STEM课程设计中,我注重跨学科整合和情境创设。例如在“小小建筑师”项目中,引导幼儿利用积木、纸板等材料,设计并搭建自己的“梦想家园”。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习了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还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育家精神的引领
在STEM课程实践中,我始终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鼓励幼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践操作。同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够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五、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课程融合与创新
(一)课程融合的意义
课程融合是指将不同领域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课程融合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课程融合也有助于教师形成全面的教育观念,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融合路径与实践
在课程融合实践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幼儿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二是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不同领域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三是强调实践操作和合作探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四是注重家园共育和社区资源的利用,形成教育合力。例如在“环保小卫士”项目中,我将自然课程、班本课程和STEM课程进行融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环境、了解环保知识、设计并实施环保项目等活动,幼儿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这个项目不仅提升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锻炼了他们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育家精神的升华
在课程融合与创新过程中,教育家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真正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课程;只有注重跨学科整合和实践操作,才能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只有注重家园共育和社区资源的利用,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和追求,愿意为幼儿的成长和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我从教12年幼儿园教师的视角,深入探讨了自然课程、班本课程和STEM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教育家精神在这些课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它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同时我也提出了对未来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展望,呼吁更多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这些课程模式,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攀,孙梦园,彭丽丽,等.自我同情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困扰的作用机制: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4,39(06):122-128.
[2]王菊,刘思来,谢小琴.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43(12):26-31.
[3]李慧丽,陈妍静.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行为观察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4(06):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