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一带一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古今联系
摘要:本文聚焦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一带一路”的古今联系。通过深入剖析两者在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区域合作等方面的异同,阐述如何将现代“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历史教学,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当今国家战略,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关注现实的学科素养,提升历史教学的时代性与现实意义,为学生搭建起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古代丝绸之路;现代“一带一路”;古今联系
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国和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而当代“一带一路”倡议是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在新时代语境中的继承和创新,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以及战略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把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对于现实的启迪,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全球视野,促进学生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了解和认可。
一、创设情境教学,重现古代丝绸之路场景并对比现代
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跨越时空,在直观地感受古代丝绸之路魅力的同时,与现代“一带一路”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对二者关联的认识。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道具等辅助,从各方面来创设古代丝绸之路氛围[1]。
比如讲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时,教师以彩色丝绸点缀其周围,模拟出古代丝绸交易情景。教室角落,放有骆驼玩偶、简易木质推车等古代商队运输工具标志。与此同时,奏响悦耳动听的西域音乐营造了一种神秘莫测、异域风情浓郁的气氛。课堂一开始,教师穿上古装,扮一个西域古代商人进入课堂。他向学生们展示带来的“货物”,有精美的丝绸、华丽的瓷器、圆润的珍珠,还有散发着独特香气的香料。教师边演示边叙述了这些商品由遥远国度运来的艰难过程和丝绸之路上发生的贸易。接着,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了近代“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情景,巨型集装箱货轮正在港内装卸货物,一辆辆满载各种货物的中欧班列来往于不同国家。学生都见识到了现代贸易之大、之高效比古代还要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性的思考:在古代,丝绸之路依赖骆驼进行长途运输,以运送有限的珍贵商品,而在现代,“一带一路”项目则利用了先进的交通和物流技术,实现大范围,高效率货物运输是时代大发展的体现。但是二者均推动了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是不同文明之间的重要联系。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和比较,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丝绸之路和近代“一带一路”贸易形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能领略到古今贸易联系后面所隐藏的历史继承和发展。
二、进行主题探究,指导学生进行古今联系的自主分析
主题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场所,使其在材料的搜集,分析和整理过程中发现古代丝绸之路和当代“一带一路”之间的深层次关联,发展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2]。
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名为“古代的丝绸之路与现代的‘一带一路’在文化交流上的差异与相似之处”的主题探究活动。在对现代“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进行调研的过程中,组员们借助网络,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学生发现现在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国与国之间相互举办文化年,举办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的活动十分频繁。如中国传统文化京剧和武术深受沿线国家喜爱,与此同时国外优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大量传入中国。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剖析后得出结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更多地表现为自发且较为缓慢地扩散,近代“一带一路”在先进信息技术与便利交通的推动下,文化得到迅速,多元与双向的沟通。而二者则致力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参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昌盛。
成果展示环节中,各组以制作精美PPT和撰写研究报告的方式共享探究成果。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既深入了解古代丝绸之路和近代“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联系,又促进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分析问题等能力深刻体悟到了历史、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对两者联系的见解
课堂讨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碰撞,使其从另一个视角谈论古代丝绸之路和近代“一带一路”之间的关联,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把握[3]。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古代的丝绸之路和现代的‘一带一路’在推动区域合作上存在哪些共同点和新的进展?”学生很快就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古代丝绸之路以设立贸易据点的方式推动着沿线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如敦煌和楼兰两市由于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而兴盛起来,各地商人也在此进行交流与合作。现代的‘一带一路’项目也通过建立如港口和公路这样的基础设施,增强了沿途国家之间的经济纽带。例如,中老铁路的启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老挝之间的贸易交流和区域合作。”另一位学生补充道:“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合作主要是在贸易方面进行的,但在现代,‘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变得更为广泛,包括了金融、科技和教育等多个方面。例如中国和沿线国家的联合科研项目共同促进了科技研发;设立奖学金以促进教育交流、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和区域合作智力支持等。”还有学生从文化角度阐述:“古代丝绸之路推动着沿线区域文化的交融,各民族、各国文化之间互相影响。现代的‘一带一路’项目也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情和相互理解,为区域合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得合作变得更加深入和持久。”
讨论时,教师适时地加以指导,促使学生进行不同侧面的反思,开阔了思路。通过这一课堂探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古代丝绸之路和当代“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衔接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也都得到了有效地锻炼,更进一步体会了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延续性、发展性。
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学建构古代丝绸之路和当代“一带一路”古今衔接,给历史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时代内涵。对二者进行深入探讨和比较,学生既能充分把握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知识,更能深刻认识现代“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全球视野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的同时对国家发展战略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世界局势的变化有更多的关注,从而实现历史教育育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金鹏.基于核心素养的史料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20(11):40-42.
[2]鲍亚超,程红瑞.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20(33):51-52.
[3]范胜德.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