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基于大单元教学的七年级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

罗荃
  
天韵媒体号
2025年15期
重庆一中寄宿学校 401120

摘要:“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初中历史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单元,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风貌。传统教学方式在处理该单元时,存在内容孤立、学生理解不深入等问题。基于大单元教学的七年级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打破了这种局限。通过将单元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加深其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大单元教学的七年级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在“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的应用,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繁荣昌盛,开放年代”这一部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它生动地呈现了隋唐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民族关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开放的景象。以大单元教学为主线的七年级历史专题式教学策略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注重以专题为主线,融合教学资源,从宏观角度引领学生对历史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这一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繁荣昌盛,开放年代”的核心内涵,而且也有助于培育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初中历史“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教学目标设计

从大单元教学的角度来看,设计初中历史“繁荣昌盛,开放年代”教学目标时,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专注于培养学生在历史方面的核心素养,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针对性[1]。

在时空观念维度上,应使学生准确定位隋唐时期在历史上的坐标。通过绘制时间轴、历史地图填绘等活动,使学生清晰掌握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与地理分布。

史料实证能力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学习筛选和分析隋唐时期的各种历史资料,例如《贞观政要》、《大唐西域记》,还有莫高窟壁画和唐墓出土的实物史料。使学生根据史料概括出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促进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

历史解释对于认识历史至关重要。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能够根据史实对隋唐时期繁荣开放局面的成因、表现和影响作出合理的解释。鼓励学生从政治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多元角度进行剖析,比如讨论科举制在隋唐时期政治人才培养和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作用。家国情怀培养贯穿其中。使学生体会隋唐辉煌成就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体会开放交流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形成国际视野和民族担当。

二、基于大单元教学的七年级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

(一)情境创设法,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情境创设法可以有效地拉近历史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繁荣昌盛,开放年代”,教师可以创设各种鲜活的情境进行教学[2]。如模拟“大唐西市”的情景,布置不同的摊位,出售丝绸、茶叶、瓷器等具有唐代特色的物品,学生们分别充当商人、顾客和官员的角色。在交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唐代的商业繁荣景象,懂得货币使用和市场管理的道理。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唐代长安城市分布复原图并配合文字描述,使学生犹如置身当时长安城中,探索城市规划特点和功能分区,并思考这些特点和功能分区背后所体现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对于长安城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问题驱动法,引领深度思考

问题驱动法,用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领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在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阐释中,教师可以建立以下问题链: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频繁,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什么?这几条线路发生了哪些重大交往事件?那时对外交往分别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什么?通过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引发学生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深度探索。在问题探讨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历史事实,还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3]。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推动知识共建

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知识共建。在“繁荣昌盛,开放年代”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布置探究任务,如“探讨隋唐文化兴盛之缘由”。该组内部成员分工明确,或负责搜集与政治制度有关的材料,或寻找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资料,或对文化交流史实进行梳理。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并一起进行归纳总结。在分组汇报展示部分,每个分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结果,并接受了其他分组的提问和评价。根据教学实践的统计数据,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在历史知识的综合应用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同时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锻炼。在团队的相互评估中,学生对合作成果的满意程度高达85%。教师在执行这些教学策略时还应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完善。定期搜集学生在教学活动上的反馈,例如以匿名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在情境创设上是否感兴趣,对于问题驱动深度的学习感受及在小组合作上是否遇到困难等。根据反馈的数据对情境细节进行优化,使情境更具有吸引力;调节提问的难易程度,保证问题链在引发思考的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对小组合作的引导,提升协作效率。与此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找新的教育资源,例如引进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丰富课程内容,使得“繁荣昌盛,开放年代”在课堂中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从而真正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在“繁荣昌盛,开放年代”的教育实践中,基于大单元的七年级历史主题教学方法已经展现出了明显的效果。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顺利地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刻领悟隋唐时期繁荣昌盛、开放向上的时代精神,历史思维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均有切实的提高。但是,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都存在着不断改进与提高的空间。今后的历史教学,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探索实践,将大单元教学融入到主题式教学策略中去,让历史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深度。

参考文献

[1]赵玉.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原则及策略研究[N]. 山西科技报,2024-12-02(B07).

[2]金树清.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4(08):46-48.

[3]赖玉良.初中历史表现性试题的特点与应对策略探究[J].文科爱好者,2024(03):112-1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