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数学思维启蒙与基础构建的关键阶段。本文针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深入剖析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全面阐述当前培育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依据教学大纲明确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打造趣味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以及创新作业形式提升运用能力等具体培养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其后续数学学习和综合发展筑牢根基。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二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奠基阶段,此阶段学生开始系统接触数学知识,思维方式逐渐从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但如何基于该教材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仍是亟待深入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更是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数学核心素质的重要性
(一)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其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在面对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和问题时,能够运用自身已有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去理解和解决,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学习数学运算时,学生需要理解运算规则并进行推理和计算,这一过程能够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逐渐掌握核心素养相关的能力,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能力等,他们会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通过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进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种内在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现状
(一)教学资源整合不充分
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未能充分整合教材、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等。部分教师仅依赖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缺乏对课外数学资源的挖掘和引入。同时,一些学校的数学教学设备陈旧、短缺,无法满足实践教学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需求,限制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当前,一些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仍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部分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在教学中仍然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师通常是直接讲解题目解法,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但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一方面,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往往无法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经验和资源,不知道如何设计和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这使得学生缺乏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机会,难以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质的培育策略
(一)依据教学大纲,明晰教学目标
教师应深入研读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准确把握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设计教学活动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教授“表内乘法”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和计算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抽象能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乘法口诀的背诵比赛、乘法应用题的计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核心素养。
(二)引入信息技术,构建趣味课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数学教学软件、在线教学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构建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例如,在教授“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形成过程、不同类型角的特点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角的概念。同时,利用数学教学软件设计互动游戏,如角的分类游戏、角的大小比较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触手可及。学生在这样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购物活动,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面值、换算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数学实验、数学调查、数学建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创新作业形式,提高运用意识
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如实践作业、探究性作业、小组合作作业等。例如,在教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成统计图表。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学教育在未来的教学中。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葛晨晨.培养核心素养, 提升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26):149-151.
[2]刘娜.立足课堂,以生为本,着力培养核心素养 ——刍议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新课程(下), 2017, 000(010):232.
[3]李芬.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