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运用的探索与研究

刘霞霞 高军武
  
天韵媒体号
2025年16期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四中学 741600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中学 74160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使得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家长和老师将这种压力无形的转移到学生身上,给当今的中学生带来诸多的认识局限和生活困惑,我国每年因为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而走向犯罪,甚至跳楼事件屡屡发生,给学生一个快乐学习环境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状况,从而促使他们有效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为了使我们的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我们重点研究“以校本研究对学生心理辅导与个性化教育”进行实验,在注重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做到教学创新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抓学生的心理,从而实现教育个性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做的重要举措:

(一)为了孩子的一切,抓校本教研。

为了孩子的一切,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从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达到张扬、丰富和完善学生个性的目的。具体做法是:

①开设心理健康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旨在发展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进行心理训练,全班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师组织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交互、联动活动、师生平等融合,重在心灵的沟通和心理感悟。

②学校设立温馨小屋进行个体心理咨询,

个体咨询。我校心理咨询室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心灵小屋”每天中午12:00-12:45向学生开放,每天一位兼职教师负责接待来访学生,开展个体辑导活动,使个体辅辑导活动,使个体辅导活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③定期召开课题成员研讨会,

基本上能做到每月一次课题组成员碰头会,讨论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④每学期举行专题讲座。

通过教师会、课题组和实验教师联席会、年级家长会、家访等活动,面对学生、面对家长、面对教师,使活动多样化,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⑤集体备课、听课制。

⑥每月一次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的例会制,要搞好个性化教育,培育一支有丰富内涵强的骨干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⑦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的目标责任制。

通过耳濡目染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增强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个性把教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让学生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心心相印,共同进步。我们在心理健康校本研究活动中我们发现:

①学生在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况下,能力和创造力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的过程,同样也是学生个性不断完善的过程。

②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和多面性依赖于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全校学生只有自觉、积极、主动的活动,造就了既有知识又有个性的人。

③学生的个性培养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以心育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体育文化的渗透,达到身心的协调发展

(二)为了孩子的一切,从课堂出发。

1、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一切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互动的质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2)科学的教学差异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状况,尽可能实施个别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个别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学生的差异,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提出不同要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2.善于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教材内容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智能训练和人格要求,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必须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

3、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精巧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让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受教育的信息,一个小故事,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兴奋学生的神经,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会使教师展现给学生丰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校本研究促进了教师“学习、教学、科研”的一体化,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的发展,保持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以校本研究为载体,以“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发展、人人能成才”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宗旨,通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逐步探索出富有创新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个性化心理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学校以校本研究为载体,以“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发展,人人能成才"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宗旨,通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逐步探索出富有创新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个性化心理教学模式,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系徐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H14-22-L086)研究成果。

本文系甘肃省天水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运用的探索与研究》(课题批准号TS[2023]GH143)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