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虚拟IP赋能湘西少数民族服饰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

侯昱彤 李欣婷 周磊
  
天韵媒体号
2025年20期
长沙学院 湖南长沙 410151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以数字科技促进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进行虚拟IP形象设计为例,来探讨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虚拟IP形象设计方面创新转变的方式,同时介绍湘西民族文化以现代数字媒体科技为媒介,不仅只对传统元素进行数字化的重新塑造,还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共同发展,推动了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创新,吸引了新时代受众。此外,虚拟IP形象的出现也对文旅产业进行赋能,促进了湘西少数民族旅游产业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为湘西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虚拟IP形象、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文旅产业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数字技术升级更新,众多民族传统文化以创新设计结合现代数字多媒体等传播技术重新包装,打造辨识度强、IP特色的文旅产品,再通过设计形象授权、产品衍生、沉浸式旅游等方式多维整合,将产品渗透在旅游产业链条中,让旅游产品内容设计IP打造延伸出了传播、体验、商业价值变现及开发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即产品开发、媒体宣传、价值链开发及获利的创新趋势[1]。在此背景之下,湖南拥有丰富的湘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众多少数民族非遗以数字化设计创新不断转化新生,形成了独特地域风格的数字化文创产品,在“非遗活化+科技赋能”下重塑文旅业态模式,为地区产业升级转型源源不断注入文旅经济的新动能,加强了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再实现带动地区旅游的增收,促进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虚拟IP形象概述

虚拟IP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具有人格特征的虚拟形象。虚拟IP目前被运用于娱乐、营销、教育、文旅、元宇宙中。其具有商业属性的同时又具有文化属性:商业层面上虚拟IP可以扮演一个“无风险”品牌营销大使,在NFT、演唱会、直播等周边经济中产生收益(例如K/DA女团专辑销量超1亿美元);文化层面上可以进行文化输出,让Z世代产生被陪伴与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广与实现受众全球化。虚拟IP作为连接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一条纽带,从虚拟形象产品这个试验品发展为引领和推动文化消费潮流的一种数字资产[2]。

二、虚拟IP形象在民族传统服饰中的应用及意义

虚拟IP作为数字形态的文化表达产物,已经广泛使用于旅游文化宣传、推广、营销、传播,将传统文化通过数字技术展现,并为传统文化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良好衔接。文旅宣传上,湖南广电总台虚拟IP代言人小漾作为嘉宾,在首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开幕现场与歌手阿朵在舞蹈中表演了充满湘西风情的歌舞,身穿融入湘西各族各民族服饰特点的舞蹈服饰,显示出了将虚拟IP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传承创新的纽带进行文化宣传(如图1)。这种动画、游戏、互联网展览等数字载体与形式,鲜活形象地展示和普及虚拟IP的内核文化内涵,通过数字形式展示和运用的形式,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沟通和文化认同。在游戏动画中,文旅机构与腾讯游戏的《光与夜之恋》虚拟角色IP融入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皮肤制作,通过数字化载体的方式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活化打开了大门。实现民族文化活化传承创新的目标,也成为文旅产业活力升级的新模式、新方法,实现文化效益与商业效益的提升。

三、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虚拟IP形象中的创新设计

由于湘西是少数民族的重要居住地,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湘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富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意义。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服饰采用的特定手工技艺、纹样和文化符号等均是一种带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现[3]。体验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促进文旅融合,有效保护传统文化,提升游客互动体验。

(一)立足湘西本土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民族服饰蕴涵了少数民族历史的记忆、情感和民族文化,湘西少数民族民族服饰创意设计既要弘扬民族传统的文化特质,又要在坚守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传承。首先,应该对其文化传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而科学的梳理和研究,主要对湘西地域的本土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技艺、象征符号及其文化特征进行田野调研、文献调研和调研当地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等,然后,整理有关的资料,建立数据库,可以将田野所调查研究到的数据资料更准确地应用到创新设计过程中。其次,可以结合现代人审美取向,民族服饰的款式、面料、颜色等方面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需求。

(二)传统元素的时尚化表达

在保留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民族服饰核心基础上,在设计虚拟IP形象时,更要考虑对传统特色服饰元素和方式的时尚表达以及对现代风貌的创意融入。使用提炼的传统服饰元素时可以采取简约化、符号化的手法应用于虚拟IP的主体表现上。通过设计虚拟IP形象——湘西凤凰古城的一位“苗家姑娘”博主(如图2),在短视频、Vlog及直播等方式中推介宣传湘西民族文化,使其能够被Z世代群体所追随。在视觉形象上兼具苗族特色及现代感,选取民族服饰和日常生活穿搭相结合、民族妆容的服饰,在内容方面发布民族文化知识科普类、时尚穿搭类、游记探店类、非遗手工DIY及自身个人Vlog内容,通过粉丝互动、与品牌合作、开发产品销售以及线下的湘西当地文化产品活动,来实现影响力最大化。塑造湘西文化特色网红,推动苗族文化的全国乃至全球范围传播,将民族风的潮流化引入更多年轻群体中。

在当地企业,湖南航空可通过设计具有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IP形象,实现传统元素的时尚转化与对外传播(如图3)。对湘西苗族、土家族等民族服饰上的刺绣图案等文化元素的提取,打造具备浓厚民族文化与色彩的民族特色乘务员形象,从而让品牌形象更鲜明地与民族文化形成联系,并实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目的。

(三)虚拟技术赋能文化传承

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为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设计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更使其在虚拟与现实空间中焕发出新的文化魅力与生命力。AI智能生成技术可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将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的历史服饰样式进行数据归类,智能生成契合民族文化审美特质的民族服饰创意再造方案,以此拓宽传统服饰文化进行现代表达的途径。3D建模技术可以对民族服饰的结构、纹样、材质特性等进行高度仿真,在虚拟空间对服饰进行细节微调,从而使服饰具有更为鲜明的表现力。

四、结语

虚拟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设计的现代再造提供了技术支持,更为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虚拟空间表达赋予新的生命力。传统民族文化IP形象的虚拟构建,使得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表达更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性,在新的领域中实现自由遨游,将传统民族服饰虚拟为人物形象的重要元素,与虚拟场景高度结合,从而实现更为深邃的文化互动性及沉浸感。

本文为长沙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民族传统服饰创新设计的湘西旅游虚拟IP形象创建”的研究成果。

文献参考;

[1]大IP 大流量 激活文旅消费生命力[N].经济日报, 2024-11-11(006).

[2]李堰平,戴晓玲.元宇宙视域下品牌虚拟IP形象设计策略研究[J].绿色包装,2024,(08):173-176.

[3]伍珊珊,黄新媛.多彩非遗闪耀神秘湘西[N].团结报, 2024-06-16(00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