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文化认同建构与传播效果研究

昃晨
  
天韵媒体号
2025年18期
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呈现形式,分析其如何建构玩家的文化认同以及所产生的传播效果。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阐述网络游戏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网络游戏在文化发展中的功能。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娱乐形式,与文化的融合日益紧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在网络游戏中的应用不仅为游戏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文化认同建构与传播效果,对于深入理解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呈现形式

(一)视觉元素

建筑与场景设计。许多网络游戏以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为蓝本构建游戏场景。如《天涯明月刀》中的开封城,以北宋都城汴京为原型,展现了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古建筑风貌。玩家在游戏中穿梭于这些精美的建筑之间,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包括对称布局、色彩搭配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的特色。

角色与服饰造型。游戏中的角色形象常常融入传统服饰元素。例如《剑网 3》中的各门派服饰,有的参考了汉服的款式和图案,采用了如交领右衽、宽袍大袖等设计,同时配以具有传统文化寓意的图案,像牡丹代表富贵、仙鹤象征长寿等。这些服饰不仅美观,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玩家在选择和欣赏角色时接触到传统文化。

(二)听觉元素

音乐与音效。网络游戏的背景音乐和音效也大量运用了中华传统音乐元素。在《梦幻西游》中,其音乐融合了古筝、二胡、笛子等传统乐器的音色,营造出具有中国古典韵味的氛围。战斗音效可能模仿了传统武术中的刀剑碰撞声或拳脚呼啸声,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听觉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故事内容

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以《黑神话:悟空》为例,它以《西游记》为故事背景,展现了孙悟空这一经典神话人物的新形象和新故事。游戏通过精彩的剧情设计,将取经路上的磨难、战斗等情节重新演绎,使玩家深入了解中国神话故事的丰富内涵。还有一些游戏以三国历史为题材,重现了那个英雄辈出、智谋纵横的时代,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历史故事的跌宕起伏。

二、网络游戏对文化认同的建构

(一)认知层面

激发兴趣与主动了解。网络游戏以其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玩家的注意力。当玩家在游戏中接触到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时,会激发他们对这些元素背后文化知识的兴趣。例如,玩家可能因为喜欢游戏中的某个古典建筑场景,而主动去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风格的演变、不同朝代建筑的特点等,从而在认知上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系统呈现与知识整合。游戏可以将零散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系统整合。比如在一款以古代仙侠为题材的游戏中,可能会将道教文化、中医药学、传统武术等相关知识融入游戏系统。玩家在提升角色能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这些知识的有机组合,形成对传统文化更全面的认知体系。

(二)情感层面

文化自豪感的激发。当玩家看到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游戏中得到精彩呈现时,会产生一种文化自豪感。例如,当国外玩家对《王者荣耀》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英雄和皮肤赞不绝口时,国内玩家会为自己国家的文化魅力感到自豪。这种情感会进一步强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情感共鸣与归属感。游戏中的故事剧情和角色塑造能够引发玩家的情感共鸣。以《仙剑奇侠传》系列为例,其围绕爱情、友情、亲情等主题展开的故事,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情感上与传统文化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获得一种归属感。

(三)行为层面

参与文化实践与传承。一些网络游戏会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春节期间的拜年、猜灯谜等活动。玩家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文化实践。他们通过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传承和弘扬了这些节日文化,同时也在行为上强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文化传播与分享。玩家在游戏社交过程中会分享游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他们可能会向朋友推荐一款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游戏,或者在游戏论坛上讨论某个角色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这种分享行为不仅扩大了游戏的影响力,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进一步巩固了玩家自身的文化认同。

三、网络游戏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一)受众范围的扩大

年龄层次的拓展。网络游戏拥有庞大且多样化的玩家群体,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与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相比,网络游戏能够吸引更多年轻玩家。这些年轻玩家可能原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限,但通过游戏,他们有机会接触和喜爱上传统文化,从而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提高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效率。

地域范围的延伸。网络游戏的网络性使其突破了地域限制。一款优秀的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游戏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玩家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原神》在全球的火爆,其中所包含的中国风元素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二)传播深度的提升

长期互动与深入理解。玩家在游戏中与传统文化元素长期互动。与传统的一次性文化展示(如博物馆展览)不同,游戏中的文化元素是玩家在长期游戏过程中不断接触和体验的。这种长期互动使得玩家有更多机会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表面的视觉、听觉享受深入到对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领会。

多元解读与创新理解。不同玩家对游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在游戏社区中,玩家们会分享自己对某个文化元素的理解,这种多元解读会激发更多的创新理解。例如,对于《王者荣耀》中某个英雄的背景故事,玩家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为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播带来新的视角。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文化误读与曲解

商业驱动下的简化与变形。在一些网络游戏中,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对传统文化元素可能进行过度简化或变形。例如,将复杂的神话故事简单化,只保留一些表面的元素,导致玩家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或者为了迎合玩家的某种趣味,对传统文化形象进行不符合其原本内涵的修改,破坏了文化的严肃性。

玩家理解的偏差。由于玩家个体文化素养的差异,他们对游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可能存在理解偏差。有些玩家可能只关注游戏的娱乐性,而忽略了文化内涵,甚至对文化元素进行错误的解读和传播,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正确传承。

(二)文化元素的碎片化与肤浅化

元素拼凑缺乏整体性。部分网络游戏在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只是简单地将各种元素拼凑在一起,缺乏内在的逻辑和文化整体性。例如,将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随意组合在一个游戏场景中,使玩家无法获得对传统文化的准确认知,只能得到一些碎片化的印象。

缺乏深度挖掘。一些游戏只是停留在对传统文化表面元素的使用上,如只使用传统服饰的外观,而没有深入挖掘其制作工艺、文化寓意等内涵。这种肤浅化的处理方式无法让玩家真正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应用为文化认同建构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丰富多样的呈现形式,网络游戏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有效地建构了玩家的文化认同,并在受众范围和传播深度上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然而,也存在文化误读、元素碎片化和肤浅化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