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传统与创新:幼儿园晨间球类运动与民间游戏的多元融合路径探索
摘要: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晨间运动作为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亟需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寻找平衡。本文聚焦于幼儿园晨间运动,将民间传统游戏与球类运动游戏创新性融合。通过分析融合的价值、实践策略及成效,揭示这种创新模式对幼儿身体发展、社交能力、认知提升及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为幼儿园体育教育提供新的实践思路与理论参考。
关键词:晨间运动;民间传统游戏;球类游戏;文化传承;幼儿发展
一、引言
在幼儿教育中,晨间运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民间传统游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球类运动游戏则以其趣味性和多样性深受幼儿喜爱。将二者有机融合于晨间运动,不仅能丰富运动形式,还能为幼儿提供更具特色与价值的运动体验。
二、民间传统游戏与球类运动游戏融合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身体全面发展
民间传统游戏如跳房子、滚铁环等,锻炼幼儿的平衡、协调与耐力。球类运动游戏,如拍球、传球,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肌肉力量和敏捷性。融合后的运动形式,从多维度促进幼儿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发展,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例如,在结合民间“赶小猪”游戏与球类运动的“球棍赶球”活动。
(二)培养幼儿社交与合作能力
民间传统游戏和球类运动游戏很多都需要多人参与。在晨间运动中,幼儿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协商、合作与分享。以民间传统游戏“老鹰捉小鸡”与球类运动融合的“运球接力保卫小鸡”游戏为例,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需要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共同完成游戏任务,从而有效提升了社交与合作能力。
(三)激发幼儿认知与创造力
融合后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其认知发展。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尝试新的玩法和策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结合民间“丢手绢”游戏与球类运动的“传球丢球”游戏中,幼儿需要根据音乐节奏和游戏规则,灵活地进行传球和丢球动作,同时还要思考如何在游戏中获胜,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新游戏规则和玩法的空间。
(四)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民间传统游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晨间运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拍球与跳绳融合”,幼儿边拍球边跳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民间传统游戏的独特韵味。
三、幼儿园晨间运动中民间传统游戏与球类运动游戏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游戏内容
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还不够协调,注意力容易分散。可选简单、趣味性强的民间传统游戏和球类运动游戏进行融合,如“抛接球与拉大锯”游戏。既锻炼了手臂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又体验到了民间传统游戏的乐趣。
中班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有所提高,开始有合作意识。可选难度稍高、需要团队协作的游戏,如“跳房子运球”。在每个格子中放置一个小球,幼儿分组游戏,依次跳过格子,将球运送到指定地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大班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可选择更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游戏,如“民间武术与篮球操融合”。在篮球操中融入民间武术的动作元素,让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民族自豪感。
(二)创新游戏玩法与规则
在融合民间传统游戏与球类运动游戏时,可以对游戏玩法和规则进行创新,使其更符合晨间运动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例如,将民间传统游戏“击鼓传花”与拍篮球运动相结合,创造出“击鼓运球”游戏。幼儿用边拍球边听击鼓声的方式来进行运球,既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又锻炼了幼儿的手眼协调等能力。还可以改变游戏的竞赛规则,采用小组竞赛、个人挑战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竞争的乐趣,还培养了幼儿的团队荣誉感。
(三)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游戏,提高游戏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可以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例如,以“西游记”为主题,将民间传统游戏“舞龙舞狮”与篮球运动相结合,创设“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之篮球大冒险”的闯关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四)合理利用场地与器械
幼儿园的晨间运动场地和器械资源有限,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可以根据游戏内容和幼儿人数,灵活划分场地区域。例如,在操场一角设置“民间传统游戏区”,摆放铁环、跳绳等民间传统游戏器械;在操场的中央设置“球类运动区”,放置篮球、曲棍球等球类器械。同时,还可将一些民间传统游戏器械与球类器械进行组合,如将跳绳和篮球结合,进行“跳绳运球”游戏,既充分利用了器械资源,又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四、民间传统游戏与球类运动游戏融合的实践成效
(一)幼儿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肌肉力量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例如,在平衡木行走测试中,幼儿的行走速度和稳定性都有了很大进步。
(二)幼儿社交与合作能力增强
在融合后的晨间运动游戏中,幼儿的社交与合作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例如,在“拔河与运球比赛”游戏中,幼儿们会自发地组织队伍,讨论比赛策略,互相鼓励加油,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
(三)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
民间传统游戏与球类运动游戏的融合,让幼儿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日常活动中,幼儿经常主动要求玩民间传统游戏,还会向家长和同伴讲述自己在游戏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了“舞龙舞狮”游戏后,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春节期间主动要求观看舞龙舞狮表演。
五、结论
将民间传统游戏与球类运动游戏融合于幼儿园晨间运动,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教育价值的实践探索。通过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晨间运动的内容和形式,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不断创新游戏玩法和规则,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合理利用场地与器械资源。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这种融合模式,为幼儿园体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让幼儿在充满趣味和文化底蕴的晨间运动中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雷娜特·齐默尔.幼儿运动教育手册[M].杨沫,易丽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2]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3] 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莉.民间游戏的玩与学:传承中的创新[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0.5].
[5]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6] 吴克艳.民间体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