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策略初探

姜星
  
天韵媒体号
2025年35期
杭州市余杭区凤凰小学 31112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小学体育学科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均有直接影响,因此,构建高效、体系化的体育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堂练习密度,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分析“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必要性及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构建方法,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本文提出了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练习密度;方法

浙江省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七个一评价标准)当中有一点“少讲需多练”,当中提到体育课堂基本部分练习密度要大于20%;全课练习密度应大于50%(新授课允许除外);有以任务代替讲解示范的练习手段等设计最佳。依照老观念体育课练习密度达到30%以上就可以了,再加上课堂管理、组织形式、场地器材等因素影响,学生的体育课堂练习密度普遍偏低,很难达到50%。如何贴合教材,在学生身体能承受,练习质量与运动强度相协调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体育课堂练习密度,展现中学体育课堂效果?

一、小学体育课堂练习密度不足的症状分析

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注重练习密度而忽略了运动强度,或者是注重运动强度而忽略了练习密度,从而导致运动负荷无法达标,亦或是以上两方面得以兼顾了但又缺乏课堂运动兴趣。

(一)学生体能下降,运动技能掌握不佳

学生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练习专项运动技能;教师过多的对于动作进行讲解;课堂中过多的队伍调动等因素都影响了课堂中学生的练习时间,从而影响学生体能水平的提升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

(二)上课随意,练习内容安排不够科学

课前没有精心准备和设计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内容安排和衔接,对于课堂练习密度没有数据标准作为参考,以及对于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练习密度含糊不清。

二、提高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方法

在提高体育课堂练习密度方面,首先应做好课堂常规,只有课堂常规建立得当,课堂教学才能得以有序进行;其次是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材合理安排课时计划和课堂练习方法;再者课堂中教师应做到精讲多练,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回归于学生的练习。

(一)抓好课堂管理,提高练习密度

体育课堂管理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管理和把控能力,能够建立明确的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要求;再者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从而提升教师对课堂整体的把控。

1.提高教师教学管理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练习密度的高低,教师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强,更少的时间浪费在课堂上,更少的时间花在一个小组的纪律维护上,就能保证更密集的练习

2.学生角色培养,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每组可设立一名小老师,由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担任,对同学们的动作进行规范指导和纠错;设立一名监督员,由体能较好的学生担任,对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把关。长此以往,形成课堂常规,就会大大缩短教师对于纪律的管理,将课堂练习时间还给学生,从而提高课堂练习密度。

(二)提升备课质量,提高练习密度

课堂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课堂质量可以使学生更高效的掌握技术动作和技能,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充分阅读和钻研教材,把握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合理根据目标进行课时内容的安排,通过优化场地的利用和器材的使用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练习密度。

(三)优化组织形式,提高练习密度

一成不变的课堂组织形式相对枯燥乏味,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以及学习场地的分布,在课前进行创新分组形式,并且充分利用场地,一改常规的队形:“四列横队、四路纵队”,使课堂变化多端的同时又能够充分根据优化的小组进行更加有效的练习和小组合作,提升组内成员的练习时间和质量,从而提高来课堂练习密度。

1.利用场地创新队形

如进行轻物投掷课时四列横队练习可以变成圆形队伍练习,这样轮流练习变成集体的同时练习,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增加了练习次数。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在钻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全面地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场地情况来考虑场地和器材设施电脑使用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练习时间加大练习密度。

2.改善分组形式

如球类课人手一球,体操类课2-3人一组,合作类课程2-4人一组等,平时练习也可以进行固定搭配,根据体能不同进行分组,或者根据技术动作领悟能力和掌握能力进行分组,从而形成课堂中常规小组的形式,那么在体育课堂中熟悉的队友,可以减少磨合时间,相互帮助,增加练习时间,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练习密度。

(五)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密度

曾经有一位校长说过:“一节好的体育课是让学生既开心又出汗。”体育课堂如果只有一味枯燥地进行身体练习,会打击学生上课的热情,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是兴趣引导的,有了兴趣才会自发主动地去学习,才会保持课堂的专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上课时要抓好课堂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管理能力;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场地器材设计和教学环节,提高备课质量;要利用场地创新队形,改善分组形式,优化组织形式;要利用网络科技及电子软件、游戏和比赛激发学生兴趣;要把握教材重难点精讲多练,合理利用休息等待时间进行练习,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这样才能提高练习密度。当然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体育锻炼还是不够满足学生日常锻炼所需的,体育教师还要合理安排体育课后作业,利用课外的练习时间,不松懈、不间断地进行锻炼,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以赛,钱丹丹.提高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几点策略[J].体育教学,2018,38(02):47-48.

[2]浙江省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七个一评价标准)

[3]唐军良.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5(9):67-68.

[4]王玉梅.影响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因素[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3):79-80.

[5]朱志芳.提高练习密度  保证学练效果[J].下一代,2019(11):83-84+87.

[6]陈依庭.体育教学中提高练习密度的有效策略[J].运动,2018(20):119-1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