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学习拼音的启蒙方法与探索实践

裴静格
  
天韵媒体号
2025年40期
岳普湖县也克先拜巴扎镇2村幼儿园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中的拼音启蒙教育,通过分析当前幼儿园拼音教学的现状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启蒙方法与探索实践。文章从创设拼音情境、融合趣味游戏、利用绘本故事、开展互动教学以及家园共育合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旨在激发幼儿学习拼音的兴趣,强化拼音记忆与运用,辅助拼音学习与理解,促进拼音发音与拼读,以及巩固拼音学习成果。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小衔接;拼音启蒙;情境创设;趣味游戏;绘本故事;互动教学;家园共育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关键过渡阶段,其中拼音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幼儿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易分散,传统枯燥的拼音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探索适合幼儿特点的拼音启蒙方法,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拼音启蒙教育,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创设拼音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拼音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创设拼音情境作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核心策略,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教师依据拼音字母的独特形态与发音特性,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与兴趣爱好,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既富有创意又贴近幼儿认知的教学情境。以声母“b、p、m、f”的教学为例,教师巧妙地将字母与日常物品相联系,如将“b”比作圆润的大肚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字母的形态;将“p”视作飘扬的小旗子,既体现了字母的线条美,又隐含了发音的轻微爆破感;而“m”则像两扇紧闭的门,寓意着封闭与隔音;“f”则如同一根细长的拐杖,既简洁又易于记忆。这些形象的比喻,不仅帮助幼儿迅速掌握了字母的形状,还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联想到相应的发音,实现了形与音的双重记忆[1]。

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幼儿打造了一个色彩斑斓、声音丰富的拼音学习环境。动画的生动演示、音频的清晰播放,让幼儿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加深入地感受拼音的魅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兴趣与积极性。此外,通过组织幼儿亲手制作拼音卡片、拼音拼图等实践活动,不仅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了对拼音的认知,还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为后续的拼音学习乃至整个语文学习之路奠定了坚实而充满兴趣的基础。

二、融合趣味游戏,强化拼音记忆与运用

在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拼音启蒙教育中,融合趣味游戏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它不仅能够顺应幼儿天生喜爱游戏的天性,还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拼音的记忆与实际应用。教师依据拼音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既充满挑战性又极具趣味性的游戏,如拼音接龙、拼音卡片配对以及拼音捉迷藏等,这些游戏不仅考验了幼儿的反应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它们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巩固和深化了对拼音的认知。

以拼音接龙游戏为例,该游戏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要求每组幼儿依次说出一个以特定声母或韵母开头的词语,这种游戏机制不仅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刺激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还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断调用和回顾所学的拼音知识,以确保自己能够迅速且准确地接龙。

三、利用绘本故事,辅助拼音学习与理解

在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拼音启蒙教学中,绘本故事作为幼儿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其辅助拼音学习与理解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精心挑选富含拼音元素的绘本,通过生动讲述与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地将拼音学习融入故事情境中,使幼儿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并掌握拼音知识。在选择绘本时,教师注重其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双重结合,确保内容既贴近幼儿认知水平,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2]。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幼儿关注并学习拼音。如,在故事关键节点暂停,鼓励幼儿尝试用拼音拼读出后续词语或句子,这种即时应用的方式有效锻炼了幼儿的拼音拼读能力;同时,引导幼儿在绘本中搜寻特定声母或韵母组成的词语,并进行归类整理,这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拼音的理解,还促进了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深入把握。

四、开展互动教学,促进拼音发音与拼读

在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拼音启蒙阶段,互动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幼儿的拼音发音与拼读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师生间、幼儿间的多维度互动,教师能够即时捕捉幼儿的学习动态,精准识别学习难点,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在拼音发音教学中,教师以示范模仿为引领,辅以跟读练习,确保幼儿能够准确掌握发音技巧;同时,融入趣味性的发音游戏或竞赛活动,如“发音小能手挑战赛”“拼音发音接力跑”,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强化了发音练习[3]。

拼音拼读教学则更注重幼儿间的合作与互助。教师巧妙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将幼儿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承担特定的拼读任务。在小组内部,幼儿们围绕任务展开讨论、尝试拼读,并共同推选代表进行成果展示与汇报。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拼读能力,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幼小衔接阶段的拼音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五、家园共育合作,巩固拼音学习成果

在家园共育的框架下,幼儿园拼音教学的成效得以显著增强,成为巩固幼儿拼音学习成果的关键路径。教师与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共同聚焦幼儿的学习进展与潜在问题,携手定制个性化的教育策略,确保拼音学习既具针对性又富成效。家长在家庭中积极营造拼音学习氛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拼音卡片、绘本等,成为幼儿课后巩固知识、深化理解的重要支撑。

为深化家园合作,教师定期策划家长会及开放日活动,不仅向家长详尽阐述拼音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还分享教学心得与实战经验,增强家长的教育参与感。同时,邀请家长以助教或游戏设计者的身份融入教学活动,使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幼儿学习实况,促进家校教育理念的融合。此外,利用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沟通渠道,教师与家长保持即时互动,及时反馈幼儿学习动态,倾听家长意见,这种双向沟通机制为拼音教学的持续优化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基础,共同助力幼儿拼音学习迈上新台阶。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中的拼音启蒙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创设拼音情境、融合趣味游戏、利用绘本故事、开展互动教学以及家园共育合作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拼音的兴趣和积极性,强化拼音的记忆与运用,辅助拼音的学习与理解,促进拼音的发音与拼读能力的提升,并巩固拼音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婷婷,杭海.幼小衔接视野下的“生本”小学趣味拼音教学探索[J].教师,2024,(23):2.

[2]崔利玲.别让汉语拼音成为幼小衔接的拦路虎[J].华人时刊(校长),2021,(06):10.

[3]徐洪波.“幼小衔接”视角下汉语拼音教学研究[J].教师,2017,(13):42-4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