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 “5W1H” 分析法的中职电子商务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胡曼菲
  
天韵媒体号
2025年41期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322000

摘要:本文以某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基于“5W1H”分析法,深入探讨中职电子商务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改革动因(Why)、课程目标(What)、实施主体(Who)、时间节点(When)、教学场域(Where)及操作方法(How)这六个维度的剖析,构建“双线并行、三阶递进”教学模式,并结合实践案例分析改革成效与不足,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5W1H 分析法;中职电子商务;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

一、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对具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在这一背景下,探索以“工学一体化”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路径,成为破解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突破口。

二、基于“5W1H”分析法的中职电子商务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要素分析

(一)Why:为什么要进行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

1. 满足行业需求

传统的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大部分企业对电商岗位的实际需求。而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是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学习,掌握最新的行业技能,适应市场变化。

2. 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当前职业教育强调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是中职院校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二)What: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1. 课程体系重构

为了打破传统的电子商务学科体系,以电子商务工作过程为学习导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例如,网店推广课程将推广内容分为CPS推广、CPC推广、CPM推广等推广模块,每个模块对应具体的网店推广工作岗位任务,使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对接。

2. 教学方法创新

采用自主学习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企业实际项目或任务为载体,通过情景构建根据工作页、信息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

(三)Who:谁来推动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

1. 专业教师

在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情况下,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2. 企业专家

企业专家熟悉行业实际需求和工作流程,学校邀请他们参与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教学指导等工作,能够确保课程改革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3. 学生

学生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在工学一体化课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When:何时推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

1. 课程规划阶段

在编写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遵循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时,充分融入工学一体化理念。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为后续教学实施奠定基础。

2. 教学实施过程中

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适时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 持续改进阶段

定期对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依据六步法做过程性考核,了解学生岗位任务完成的情况,收集学生实践表现的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Where:在哪里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

1. 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建设模拟电商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配备网店运营、网店推广、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等实训设备和软件。

2. 校外实习基地

与电商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习。

(六)How:如何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

1. 制定详细的改革方案

深入调研电商行业企业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方案应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内容,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开展教师暑期下企业实践锻炼参与企业实际项目运营,积累实践经验,回校后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

三、基于“5W1H”分析法的中职电子商务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某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积极响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基于“5W1H”分析法开展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该专业拥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与多家电商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具备一定的改革基础。

(二)改革实施过程

1. 课程体系重构

通过对电商企业的岗位调研,确定了网店运营、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电商物流四个核心岗位群。围绕这些岗位群,重构课程体系,设置了“网店运营”“网店推广”等工学一体化课程。

2. 教学方法创新

在“网店推广”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以企业项目中需要推广商品为项目任务,将教学内容分解为CPS推广、CPC推广、CPM推广等多个子任务。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网店推广的知识和技能,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课程标准开发配套的工学一体化工作页信息页,工作页中以项目任务为驱动,每个任务包含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步骤、拓展提升等内容。利用在线课程平台,上传教学必备课件、教学导入视频、企业案例资料等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4. 师资队伍建设

安排专业课教师暑期下企业到电商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的网店运营、网络营销、网店推广等项目。

5. 教学评价改革

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成绩由项目任务完成情况(50%)、小组协作表现(20%)、自主学习能力(10%)、企业导师评价(20%)等部分组成。企业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三)改革成效

1.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该中职院校通过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学校组织的电商技能竞赛中,学生的参赛作品质量和操作熟练程度明显优于改革前。

2.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教师通过参与暑期下企业实践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改革,能够将企业实际运作案例和推广项目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实用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 存在问题

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教师虽然参与了企业实践,但在将企业实践经验融入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困难。

2. 改进措施

持续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邀请教学专家和企业资深人士对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师将企业实践经验融入教学的能力和教学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

四、结论

通过实践案例可以看出,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持续优化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培养更多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学校、企业和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立华, 王雪. (2023). 基于5W1H分析法的课堂教学质量优化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45(6), 78-82.

[2]李振国, 陈敏. (2022).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困境与突破——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J]. 职业技术教育, 43(25), 56-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