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多组分运动管理在肌少-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多组分运动管理在肌少-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6月至202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肌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63)实施常规管理,实践组(n=64)实施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多组分运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衰弱评分、躯体活动能力评分、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实践组患者的衰弱评分低于观察组,实践组躯体活动能力评分、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肌少-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多组分运动管理,可改善其衰弱程度,提升其躯体活动能力、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多组分运动管理;肌少症;骨质疏松症
肌少症是指与自然增龄相关的,其特征是肌肉强度的下降和(或)全身肌量的减少或人体肌肉的生理活动功能衰退状况呈进行性发展。骨质疏松症属于全身性骨病范畴,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和骨的脆性增加,其系统性退化伴随情况是骨折发生率的增加。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是密切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主要通过肌肉和骨骼间的相互影响来体现,当肌少症合并骨质疏松症后,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1],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患者。本文旨在分析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多组分运动管理对患者的影响作用,现做出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4年6月至202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肌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63)实施常规管理,年龄为60-93岁,平均年龄(76.98±10.16)岁,男性13例,女性50例,实践组(n=64)实施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多组分运动管理,年龄为52-90岁,平均年龄(74.81±9.51)岁,男性9例,女性55例,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在患者入院时,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结局指标测量表对其进行基线测评。然后在干预4周、干预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指标测量,包括衰弱筛查量表(FRALL)评估衰弱评分、成套简短肌肉功能测试(Short Physical Peformance Battery,SPPB)评估躯体活动能力、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自我管理行为、 MORISKY 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8,MMRS-8)评估服药依从性。
观察组:实施常规管理,管理内容包括: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做好必要的营养支持,通过红外线灯照射疼痛部位,降低疼痛;指导患者做腰部康复训练,做主被动直腿抬高训练,以患者实际情况为根据,早日床下活动。
实践组:实施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多组分运动管理:
(1)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管理:①术前评估患者一般情况,了解肌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及诱因,术后和患者做一对一访谈,对患者训练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给出个性化意见;②对患者做情感支持,比如:用专业知识回答患者的问题,使患者术前以及术后不良情绪得以缓解;③术前对患者做核心肌群训练宣教,帮助患者对该训练模式对其术后康复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对于关键动作需进行现场演示;④在管理期间,需要和患者保持积极沟通,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并在训练期间实现全程控制,避免产生偏差。
(2)多组分运动管理:根据Holden分级,0-Ⅰ级患者做伸展训练、抗阻运动和平衡训练,伸展训练包括头颈、上肢、下肢伸展,持续5min,总训练时长为20-30min;抗阻运动包括上肢弯举、单腿踩踏、下肢外展,持续10min;平衡训练包括立膝骨盆扭动、卧位肩部扭动,持续10min,每周2-3次,每次3组,每组需重复6-12次;Ⅱ级/Ⅲ级患者做伸展训练、抗阻运动以及平衡训练,伸展持续5-10min,抗阻运动加扩胸运动,持续10-20min,平衡训练做双手上举、下肢抬高和全身桥式运动,持续10min,每周2-3次,每次1-3组,每组需重复6-12次,总训练时长为30-40min;Ⅳ级患者做伸展训练、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平衡训练:伸展训练持续5min,有氧运动包括慢速和快速步行交替,持续10-20min;抗阻运动包括:扩胸运动、划船运动、反向飞鸟运动、单腿踩踏、下肢外展,持续10-20min,平衡训练包括:单腿支撑法、脚尖运动、抬腿跨步练习、左右移动,持续10min,每周3-4次,每次2-3组,每组重复6-15次,总持续45-60min。Ⅴ级患者需做伸展训练、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平衡训练,前三种训练和Ⅳ级患者相同,平衡训练为单腿支撑法、脚尖运动、脚尖对脚跟走练习、抬腿跨步练习、四向走练习、俯身捡物练习,持续10min,每周3-4次,每次2-3组,每组需重复8-15次,总持续45-60min。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衰弱评分、躯体活动能力评分、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值验算,率(%)表示计数资料,X2验算,当P<0.05时,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践组患者的衰弱评分低于观察组,实践组躯体活动能力评分、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的综合影响会导致身体的平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跌倒事故, 脆性骨折发生率增加,最终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肌少-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预防及治疗措施中包含运动疗法、营养干预,药物干预等多种措施,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对其病程进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激发患者的内在健康责任,改善健康结局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次研究发现:实践组患者的衰弱评分低于观察组,实践组躯体活动能力评分、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原因在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是美国护理学家Cox 在多种健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强调患者的主体性,肯定患者的学习能力和决策正确性,鼓励引导患者培养正确的健康行为。多组分运动是指一种将柔韧性、平衡性或协调性训练融入传统的抗阻和有氧训练中,通过改善全身肌肉功能,提高患者健康状况的运动模式[2]。多组分运动干预在老年人衰弱领域应用较广,干预内容形式多样、简单易学,且不易受实施条件的限制,可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效果[3]。
综上所述,肌少-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多组分运动管理,可改善衰弱,提升依从性,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林贤灿,吴建军,杨志杰,等.肌少—骨质疏松症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3, 29(5):676-681.
[2]洪丽娟,董艳,徐海珍,等.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的应用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 49(6):799-803.
[3]李鑫,赵蕊,张慧鑫.个体化多组分运动管理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08):1164-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