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建筑消防检测中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防排烟系统作为建筑消防安全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对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安全疏散以及火势的有效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在建筑消防检测实践中,该系统暴露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基于对建筑消防检测中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与运行效率,为构建稳固的消防安全屏障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建筑消防检测;防排烟系统;问题及对策
引言:
建筑火灾中烟雾往往是人员伤亡的首要原因,数据显示因烟窒息死亡者占比达70%-80%,防排烟系统的核心任务便是快速排出火灾产生的浓烟,为人员疏散创造相对清晰的可视环境,同时有效遏制烟雾的扩散,防止其蔓延至其他安全区域,从而降低火灾风险。确保该系统在火灾时正常运转无疑是建筑消防安全的重中之重,但在建筑消防检测的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防排烟系统存在诸多潜在问题,这些问题对建筑消防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亟待深入研究并妥善解决。
一、建筑消防检测中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
建筑消防体系内防排烟系统地位不容小觑,火灾爆发时燃烧急速耗氧并释放海量高温浓烟,这些浓烟会遮蔽视线增加疏散难度并且含有一氧化碳、氰化氢之类的有毒气体直接危及性命。此时,防排烟系统的作用得以凸显,一方面它能够及时排出火场浓烟,降低室内烟雾浓度,为人员疏散创造有利条件,便于被困人员快速找到安全出口;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新鲜空气稀释有害气体,既能够为被困人员提供相对安全的呼吸环境,又有助于消防救援人员开展灭火和救援行动,进而提高火灾应对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建筑消防检测中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不合理
风量计算偏差:防排烟系统风量设计需参照建筑类别、面积以及火灾时的烟雾预估量等因素,实际操作中,有些设计师对规范要求理解不够深入,选择了偏差较大的计算方式,造成数据不准,像高层建筑里的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就可能出现加压送风量不够的情况,在火灾发生时,烟雾极易侵入楼梯间,严重影响人员疏散速度,增加了人员伤亡的风险。
系统选型不当:同类型的建筑应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排烟设施,高大空间如大型商场、展览馆等,通常更适合采用机械式排烟系统;而对于小面积或空间受限的区域,自然排烟方式可能更为适宜。在实际工程中,一些本应安装机械排烟设备的建筑,为降低成本而选择自然排烟方式,但这些建筑的结构和空间条件无法满足自然排烟的要求,导致在火灾发生时,空气流通不畅,排烟效果不佳。
(二)施工质量问题
风机安装缺陷:风机是防排烟系统的重中之重,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系统效能,在实际施工中常出现问题,像安装位置偏移、固定不牢或与管道连接松散,例如出风口未对准排烟管道,导致严重漏风现象,使排烟量大幅下降,叶轮安装若存在不平衡问题,则运行时便会引起振动和噪音,既缩短风机寿命,又威胁整个系统稳定性。
风管质量与安装问题:风管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防排烟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削减成本,在风管材料上动起手脚,选择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次优选项,比如厚度不够或者耐火性能不达标等情况屡有发生,而风管拼装环节中更常见接口松散、密封胶涂抹不匀等缺陷,直接给漏风埋下隐患,吊架设计间距过大可能会使风管在安装后出现变形、局部下沉等情况,破坏了烟气的流通路径,降低了防排烟系统的工作效率。
三、解决建筑消防检测中防排烟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设计
设计人员需要参照相关规范与标准,精准计算防排烟系统风量,这当中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结构划分等因素均需一并纳入考量范围,借助专业软件辅助计算可有效提高数据精确度;以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例,考虑到不同区域火灾风险等级和人员密集程度的差异性,分别对各区域排烟量进行独立核算是确保系统贴合实际需求的重要环节。
结合建筑特性和实际需求来敲定合适的防排烟系统类型相当重要,偏向自然排烟系统,先需核实建筑是否具备足够的自然排烟条件,好比外窗净开窗面积以及开启方式必须符合标准才行,要是建筑不适宜采用自然排烟,应选用机械排烟系统,并根据建筑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选择集中式或分区式排烟系统等不同形式,以实现最佳的排烟效果。
(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风机安装时位置需精准且固定结实,风机与管道之间最好采用柔性连接方式,这样能防止振动带来裂缝导致漏风,装完之后还需调试风机,看看运行状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风量、风压这些数据标准,叶轮要做动平衡测试,从而减少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噪音和振动幅度。
风管材料务必符合质量标准,制作过程要严控工艺,拼接需紧密无隙,咬口连接或焊接均可,不过密封胶涂抹必须均匀到位,安装时吊架架设需依据设计图纸操作,间距须按规定要求布置,以免风管产生变形,装好后还需检测漏风量以确保漏风率合格。
此外,防火阀、排烟阀这类关键组件的安装也不容忽视,它们的安装位置需准确无误,启闭灵活性和严密性需经过严格检验,并且得跟风机连锁控制相匹配,一旦温度超出预设值,阀门就得自动关闭并发出警报。还有,防排烟系统的电气线路敷设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最好采用耐火电缆或穿金属管保护,以免火灾时线路受损影响系统功能。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和质量检测人员需全程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每一道工序都合乎标准。
(三)强化维护管理
制定详细、科学的防排烟系统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内容、执行周期和责任人。维护工作应涵盖风机、风管、防火阀等设备的清洁、检查和维修等方面。例如,每月对风机进行全面细致的内部检查,包括叶轮、轴承及电机部件;每年对防火阀进行整体检测和维护保养。同时,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突发状况,对维护计划进行适时调整。
防排烟系统的操作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系统运行原理、操作方法和应急对策,涵盖启动与停止、参数调整以及故障排查等内容,这类培训提升了他们的操作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火灾时能准确运用系统,还需不定期安排演练检验他们对系统的熟稔程度和应急反应速度,不能仅拘泥于理论知识。
此外,为了进一步强化维护管理的效果,应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记录系统。每一次的清洁、检查、维修工作都需详细记录在案,包括时间、内容、执行人以及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这不仅有助于追踪系统的维护历史,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还能为日后的系统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最后,还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例如,与消防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消防安全要求和标准,确保防排烟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始终符合规定。同时,与施工单位合作,对于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结论
在建筑消防检测中,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其在火灾中的作用发挥,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以及维护管理不到位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优化设计方案、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强化维护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确保防排烟系统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维护的全过程质量。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防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还应持续探索创新防排烟技术手段,完善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提升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整体性能,为建筑消防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成科桥.基于消防安全视角的建筑暖通防排烟设计研究[J].居业,2025,(01):103-105.
[2]杨奕.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与防排烟[J].居舍,2025,(01):106-109+113.
[3]石嘉祺.刍议高层建筑暖通消防工程防排烟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24,50(10):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