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校保卫处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路径研究

陈永哲
  
天韵媒体号
2025年52期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摘要:高校保卫处作为校园安全管理的核心职能部门,在维护校园稳定、保障师生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实证调研,系统梳理了高校保卫处的职能定位、工作机制及面临的挑战,结合当前智慧安防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五位一体”安全防控体系的创新路径。研究表明,高校保卫工作需在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协同治理等方面持续优化,以适应新时代校园安全管理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保卫处;安全管理;智慧安防;协同治理;平安校园

一、高校保卫处的职能定位与历史沿革

1.1 职能定位

高校保卫处是学校开展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服务的职能部门,承担着校园政治稳定维护、治安秩序管理、消防安全防控、突发事件处置等核心职责。其职能涵盖:

安全管理:制定并落实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协调各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安全教育:组织消防演练、反诈宣传等活动,提升师生安全意识。

应急处置:建立应急预案,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如火灾、盗窃、公共卫生事件等。

技术防范:部署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技防设施,构建智能化安防体系。

1.2 历史沿革

高校保卫机构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历经"双重领导"体制(公安与高校共管)到"行政职能部门"的转型。1994年国务院推动企事业单位公安体制改革后,高校保卫处职能逐渐从执法转向预防与服务,更加注重安全教育与技术防范。

二、当前高校保卫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校园安全风险多元化

传统安全威胁:盗窃、诈骗等治安案件频发。例如,浙江财经大学2024年11月发生8起诈骗案件,涉及金额超1.3万元。

新型安全风险:网络安全、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处置4项上级通报漏洞,开展35次漏洞通报。

突发事件复杂化:如广东高校宿舍火灾因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引发争议,暴露出技防与人防的协同短板。

2.2 管理机制滞后

部门协同不足:保卫处与后勤、学工等部门信息共享不畅,导致安全管理碎片化。

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部分保卫人员缺乏应急处置、技术应用等专业培训。

经费保障有限:安防设施更新、人员培训等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工作成效。

2.3 技术应用瓶颈

技防系统整合度低:多数高校监控、门禁等系统独立运行,缺乏统一平台。

数据利用不充分:海量监控数据未有效挖掘,难以实现风险预警。

三、高校保卫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

3.1 智慧安防体系建设

案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智慧安防系统

该校构建"三网合一"的智能安防平台,整合人脸识别、热成像等技术,实现校园周界监控全覆盖。2024年通过AI分析成功追踪盗窃嫌疑人,案件处理效率提升60%。

技术应用成效:

- 热成像摄像机实时监测火灾隐患,2024年预警校园火情3次。

- 毫米波雷达统计人流量,优化校园交通管理。

3.2 协同治理机制创新

案例:枣庄学院外来从业人员管理

该校建立"五化一闭环"管理机制,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岗前培训等措施,将外来人员违规率从15%降至3%。

机制优化措施:

- 明确审批部门、用工单位、保卫处三方职责,形成管理闭环。

- 利用信息化手段动态监管外来人员,实现”底数清、情况明”。

3.3 安全教育模式创新

案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全教育标准化

该校开发"四位一体"安全教育课程,将消防演练、反诈培训纳入新生必修课,学生安全知识知晓率从68%提升至92%。

四、高校保卫工作的优化路径

4.1 构建“五位一体”安全防控体系

制度保障: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条例》,明确各部门权责。

技术赋能:推进"智能安防大脑"建设,实现数据融合与风险预警。

队伍建设:加强保卫人员专业培训,建立职业发展通道。

协同治理:成立校园安全委员会,整合公安、消防、社区等多方资源。

文化培育:开展"平安校园"主题活动,营造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

4.2 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

升级硬件设施:推广AI边缘计算、无线烟雾探测器等设备,提升技防精准度。

整合数据平台:建立统一安防指挥系统,实现"一键生成态势报告"。

探索新技术应用:试点无人机巡逻、VR应急演练等创新模式。

4.3 深化协同治理机制

校地联动:与属地公安建立"校园警务中心",联合处置突发事件。

部门协同:推动保卫处与后勤、网信办等部门数据共享,实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家校共育:通过家长群推送安全提示,强化校外风险防控。

五、结论与建议

高校保卫工作是平安校园建设的基石,需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与协同治理,构建现代化安全防控体系。建议:

1. 政策支持:推动《校园安全法》立法,明确高校安全管理权责。

2. 经费保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安防设施升级与人员培训。

3. 学术研究:加强高校保卫理论研究,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 (2024-07-29)[2025-04-19].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保卫处. 智慧安防体系建设报告[R]. 2024.

[3]枣庄学院保卫处. 外来从业人员安全管理研究[J]. 高校安全管理, 2024(3): 45-52.

[4]王建国. 高校保卫工作理论与实践[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