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吴华强
  
天韵媒体号
2025年51期
宜昌市西陵区金东方初级中学 443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部编版教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部编版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课文案例,阐述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分析、比较、评价等批判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实践与思考

引言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平台。

一、部编版教材特点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重选文的经典性、时代性和多样性,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挖掘其中的思想精髓,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实践案例与分析

(一)《秋天的怀念》中的情感体验与自我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课文《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流露的情绪,反思自己在沐浴亲情时是否只知接受,不会感动,也不懂回报。通过这种情感体验层面的自我反思,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同时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二)《卖油翁》中的多元解读与质疑精神

七年级下册的课文《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多元解读,如探讨宋朝重文轻武的风气对故事的影响,或者质疑高超的箭法是否真的等同于往壶里灌油。通过这种多元解读和质疑,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三)《带上她的眼睛》中的科幻想象与批判思考

部编版教材中的《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科幻元素进行想象和探讨,同时鼓励学生对小说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进行批判思考。例如,学生可以思考科幻小说中的科技发展与人类伦理的关系,或者对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提出自己的质疑和看法。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活力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巧妙且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关键所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应具备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这些特质。比如,在教授经典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提出像“文中主人公做出这一艰难抉择背后,反映出当时怎样复杂的社会价值观与人性冲突?”这样的问题。这种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却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通过这类问题的巧妙引导,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阅读活动。他们会反复研读文本,结合自身认知与生活经验,展开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以萌芽,开始学会质疑、分析和判断,逐渐摆脱对固有观点的依赖,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提升语文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鼓励多元解读,拓宽思维视野

在阅读教学领域,教师大力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因此对文本的理解也必然存在差异。教师要充分尊重这种个性差异和学生的独特见解。例如,在组织学生阅读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后,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围绕“文章主题究竟传达了哪些情感与思想”展开交流。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有的从时代背景出发,有的结合作者生平经历,还有的依据自身情感体验,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本。之后,再开展全班范围的辩论活动,让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在这样的多元解读与交流互动中,学生仿佛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看到文本丰富多样的内涵。他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单一模式,而是得到极大拓展,批判性思维也在不断接纳新观点、辨析不同看法的过程中茁壮成长。

(三)注重过程评价,促进思维发展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里,教师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过程评价,这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并非只是追求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演变与进步。教师可以将目光聚焦在学生的阅读笔记上,从中观察他们对文本要点的提炼、疑问的标注以及感悟的记录,进而了解其思考深度与广度,并给出针对性评价与指导。课堂发言也是重要的观察点,关注学生表达观点时的逻辑思路、论据运用以及对不同意见的回应,及时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小组讨论中,留意学生的参与度、协作能力以及提出创新性想法的能力,给予恰当反馈。通过全面细致的过程评价,教师能够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他们在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与薄弱环节。基于此,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帮助,助力他们不断优化思维方式,逐步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就如同培育一棵幼苗,需要教师精心呵护、持续浇灌。教师首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紧跟时代步伐,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如今的学生接触信息渠道广泛,思维更加活跃,传统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教师需积极探索创新,引入新的教学手段与策略。同时,教师还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节奏和兴趣点,有的学生擅长理性分析,有的则情感细腻,对文本有独特感悟。教师要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结语

通过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具体案例和实践策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可行且必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 杨琪.教育界,2024(26)

[2] 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J]. 丁显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7)

[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杜海涛.知识文库,2024(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