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3D打印混凝土结构成型精度及多尺度力学性能研究

程昭 张浩
  
天韵媒体号
2025年81期
1身份证号:342921199404014719 2身份证号:11422199303282318

摘要: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混凝土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方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混凝土3D打印过程中的成型精度因素,探讨了打印参数、打印路径、材料特性等对成型精度的影响。接着,结合多尺度力学模型,研究了3D打印混凝土在微观、宏观尺度上的力学性能,重点分析了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弯性能等。通过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的结合,本文揭示了影响混凝土3D打印结构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打印过程和材料配比的策略。最后,本文总结了混凝土3D打印结构在成型精度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现状与挑战,展望了该技术在建筑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3D打印;混凝土结构;成型精度;多尺度力学性能;打印参数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对结构复杂性和施工效率的需求不断增加,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方法,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方法相比,3D打印混凝土具有更高的设计自由度、较低的材料浪费以及较短的施工周期等优点。通过数字化设计和精准控制,3D打印能够实现复杂几何形状的建筑构件制造,如复杂的拱形结构、蜂窝状墙体等,这些形状在传统建筑中往往因施工难度大而难以实现。然而,尽管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混凝土3D打印结构的成型精度和力学性能仍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

本文旨在对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成型精度及其多尺度力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不同打印参数和材料配比的实验分析,探讨其对混凝土打印精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为3D打印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一、3D打印混凝土结构成型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混凝土3D打印的成型精度是决定其应用范围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3D打印过程中,打印精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打印机本身的精度和稳定性是影响打印质量的基本因素。不同类型的3D打印机具有不同的分辨率和打印精度,打印机的喷嘴直径、层高、喷头的运动控制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打印结果的细节和整体精度。其次,打印路径的设计和打印层间结合的质量也是影响成型精度的重要因素。在3D打印过程中,混凝土是通过一层一层的堆积方式形成的,而每一层的打印精度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构的质量。如果打印路径不合理,或者不同层之间结合不紧密,就容易导致打印件的局部变形或裂缝。

另外,材料的流变性对混凝土3D打印的成型精度也有重要影响。3D打印混凝土的配比、颗粒大小、添加剂等都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流动性过大可能导致材料的失控,而流动性过小则可能导致打印过程中混凝土无法顺利喷出,影响打印质量。此外,打印过程中混凝土的固化速度和温度控制也对精度有着显著影响。如果混凝土固化过快,可能导致材料的表面不平整,而固化过慢又可能影响施工效率。

二、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多尺度力学性能分析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受到多个尺度的影响,包括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3D打印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与传统混凝土不同,打印过程中混凝土的颗粒排列、界面接触以及固化过程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力学性能。因此,研究3D打印混凝土的多尺度力学性能,有助于揭示影响其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并为其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在微观尺度上,3D打印混凝土的颗粒结构和水泥基体的结合方式对其力学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与传统混凝土相比,3D打印混凝土由于层层堆积的特殊工艺,其颗粒的分布和水泥基体的结合可能出现一定的缺陷,导致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较低。此外,打印过程中层间的结合质量和界面粘结力也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在微观尺度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3D打印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其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

在宏观尺度上,3D打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性能等是衡量其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不同的打印参数,如打印速度、喷嘴直径、层高等,都会影响到打印件的密实性和整体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适当的打印参数下,3D打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接近或达到传统混凝土的水平,但其抗拉强度和抗弯性能仍然较低。因此,如何优化打印参数,提高材料的结合性和密实度,是提高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关键。

三、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

为深入研究3D打印混凝土的成型精度和力学性能,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打印参数对混凝土结构成型精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实验部分,通过设计不同的打印参数组合,如不同的喷嘴直径、打印速度、层高、材料配比等,制作了若干个3D打印混凝土样本,分别测试其成型精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较小的喷嘴直径和较低的打印速度能够有效提高打印精度和结构的密实性,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在数值模拟部分,本文采用有限元法(FEM)建立了3D打印混凝土的多尺度力学模型。通过对打印过程中不同打印路径、层间结合以及材料分布等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了它们对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打印路径的优化和层间界面的合理设计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而过大的层高和不均匀的材料分布则可能导致打印件的结构缺陷和性能下降。

四、优化策略与发展方向

基于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几种优化3D打印混凝土结构成型精度和力学性能的策略。首先,在打印参数方面,应通过优化打印速度、喷嘴直径和层高等参数,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打印精度和整体密实度。其次,改善材料的配比,优化水泥、骨料和添加剂的配比,以提高材料的流变性和凝固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后,通过改进打印路径和层间结合技术,增强不同层之间的结合力,减少结构缺陷,提高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

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3D打印混凝土的成型精度和力学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控技术以及更高效的材料配方,3D打印混凝土将有望在更大规模的建筑项目中得到应用,并成为未来建筑施工的一项重要技术。

五、结论

3D打印混凝土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但其成型精度和力学性能仍然是关键问题。通过对成型精度和多尺度力学性能的研究,本文揭示了影响3D打印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有望在更大规模的建筑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舒弈,徐卫国.基于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建筑学交叉学科研究新路径探索[J].建筑学报,2024,(S2):176-182.

[2]肖渝,刘文锋.混凝土3D打印技术与应用综述[J].混凝土世界,2024,(10):60-66.’

[3]米尔夏提江·麦合木提,黄湘来,阿力玛斯·吐尔逊.浅谈3D打印碳捕获混凝土现状[C]//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24新疆标准化论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2024:40-42.DOI:10.26914/c.cnkihy.2024.025444.

[4]陈猛,方帅,张通,等.3D打印负泊松比聚乳酸网格约束高强混凝土梁弯曲性能[J/OL].工程力学,1-11[2025-05-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595.O3.20240822.1430.002.html.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