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小学时期而言,音乐教育不单单是培育学生艺术涵养的关键路径,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平台。凭借音乐,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祖国的文化积淀与历史沿袭,强化对国家的认可感和骄傲感。在此种情形之下,把爱国主义教育自然融入小学音乐授课当中,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育其优良的道德情操以及社会责任感。本文将探究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里有效地渗入爱国主义教育,借助多样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引领学生于欣赏和演唱爱国歌曲、认知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目的在于为教师供应切实能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爱国主义;教学策略
前言
音乐教育身为美育的关键载体,在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同样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引导下,如何透过音乐课堂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已然成为小学音乐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注重选择爱国主义的歌曲
在小学音乐教学这样的情境之下,歌曲实际上作为一种最为直接且又极为生动的,能够用以传递爱国主义情感的关键载体而存在,需精心挑选那些既具备思想性又兼具艺术性的爱国主义歌曲,如此这般才能够使得学生于学唱以及欣赏这一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对民族精神加以感受并且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学生所具有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从经典红色歌曲,亦或是民族民间音乐,还有新时代主旋律作品之类当中,去筛选出适合小学生展开学习的优秀作品,凭借旋律与歌词所蕴含的强大力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爱国情感这样一个目的。举例来讲,在针对低年级实施教学工作之际,可以将选择目标锁定于那些旋律呈现出明快特点,同时歌词也较为简洁的歌曲,就像《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它是从儿童独有的视角出发,来对国旗所怀有的崇敬之情予以表达,其歌词有着简单易懂的特性,而曲调方面则表现出活泼亲切的风格。教师能够与升旗仪式这样真实的场景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对国旗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加以理解,在学生进行演唱之时融入相应的肢体律动,促使爱国情感在歌声与动作当中得以自然流露。然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则可以引入在历史深度以及文化内涵方面更具特质的歌曲,比如《我的祖国》,这首经典作品,其旋律具有优美的特征,且歌词对祖国那壮丽山河与人民的真挚情感进行了描绘。在教学之际教师可凭借多媒体来展示诸如长江与黄河这类祖国风貌并结合像电影《上甘岭》故事这般的歌曲创作背景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英勇精神加以理解,且通过分段赏析、以饱含情感朗读歌词及进行二声部合唱等诸多形式来深化学生对歌曲理解以使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沦为空洞说教而变为融入心灵的审美体验;另外教师还可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例如《茉莉花》《阿里山的姑娘》等的民歌让学生在感受不同民族音乐风格之时去体会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精选歌曲与创新教学方法音乐课堂有机会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让爱国情怀于童声当中生根发芽。
二、注重开展课外的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作为课堂教学那不可或缺的重要延伸,凭借着丰富多彩且形式各异的实践形式,在使学生于亲身体验之中得以深化爱国主义情感这一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致使教师需积极对主题鲜明并且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予以组织,进而将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堂逐渐延伸至校园生活乃至社会实践里,以促使学生在参与这一过程时可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就以“红色歌曲传唱周”举例来说,学校能够组织一系列主题活动,比如晨间所开展的“课前一歌”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演唱诸如《歌唱祖国》这类经典的曲目;午间举办的“音乐走廊”展示活动,学生们轮流去表演像《红星歌》等革命歌曲;周末所组织的“社区音乐快闪”活动,学生走进社区广场进行《我和我的祖国》的表演,通过歌声去传递爱国情怀。这种具备系统性的活动设计,一方面能够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又可让学生于集体参与过程之中增强自身的归属感以及荣誉感。还有像“民族音乐文化节”活动,可设置多个体验区域,例如在“民族乐器坊”里学生尝试去演奏像古筝、琵琶这类传统乐器;在“民歌擂台”展开各地区民歌对唱的比赛;在“音乐工坊”着手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打击乐器。借助这样一种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沉浸式体验,不但学生可对中华音乐那犹如繁星般丰富多彩的特性予以感受,而且能够令他们对民族文化传承拥有着的至关重要意义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当这一活动宣告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心得体会的分享工作,以实现从感性体验朝着理性认知层面的升华过程。
结语
从整体情况予以综合考虑,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倘若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进去,其不仅仅能够对学生音乐素养方面的培养产生促进作用,并且还能够有力地激发学生内心中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深厚的爱国情怀。展望未来,小学音乐教育应当持续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的探索,进一步丰富爱国教育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从而助力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让他们成长为热爱伟大祖国、积极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的新时代优秀少年。
参考文献:
[1] 阳小凤,董喜伦,等 .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J]. 中外交流,2018(23):252.
[2] 钱静静,崔晓春,等.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新课程·中旬,2018(6):236.
[3] 黄梓萱 . 小学音乐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影响研究 [J]. 天津教育,2021,(10):131-132+135.
[4] 杨璐 . 小学音乐教学中非遗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价值探讨 [J]. 考试周刊,2021,(26):157-158.
[5] 姜肖男 . 解读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方式 [J]. 考试周刊,2020(52):142-143.
[6] 李那日松 .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J]. 成功(教育),2013,03 :122.
[7] 李永国 . 新课标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浅谈[J]. 情感读本,2014, 29:4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