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初中体育课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刘园
  
天云媒体号
2023年22期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学 210003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生活方式改变、户外活动时间少,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本文对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旨在激发全体学生的运动兴趣,让每一位学生从运动中获益,以期实现全员的最优发展。

关键词:个体差异;体育课;分层教学

一、体育课程背景与分层教学意义

体育课程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近视率逐年上升,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并且,同龄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差异很大,他们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能力参差不齐,这给新时期体育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自2019年6月以来,笔者紧紧围绕“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研究,从目标要求、练习负荷、评价体系等几个维度进行课内分层,并从田径、球类等不同运动项目分层,增进了后进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练习热情,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打下基础,为体育基础教育的科学化提供参考思路。

二、体育课程各维度分层教学实践

1、实施教学目标分层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学习能力、运动成绩等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的小组,从而制定相应的创新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基础性目标。

A层次学生的创造性目标:加强对技术原理和内涵的理解,使技术动作更加精细化,注重运动美感,不断增强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成绩,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具备一定的运动竞赛能力。

B层次学生的发展性目标:身体素质良好,能连贯、流畅地完成技术动作,在不断完善、改进动作质量的过程中能善于思考,勤学善问,具备一定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层次学生的基础性目标:能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动作要领,能完成最基础的技术动作,能自主模仿练习,经指导后能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具备初步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和水平。

2、实施练习难度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在课程中实施练习难度以及指导方法的分层。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运动中获益,设计练习难度和方法是需要经过缜密思考的。下面两个实例是从练习难度上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尝试:

例1 一节乒乓球正手攻球教学课上,经过一轮讲解和示范后,设置以下三种练习难度:1、学生自抛自打,成功完成一次正手攻球——2、用正手攻球成功接对手一次平击发球——3、连续多回合正手攻球,动作连贯,技术熟练。以上三种练习方式和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后分小组练习,教师对各小组分层指导,这一环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由教师主导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练习内容,从而在不同难度层面上取得进步。

例2 一节力量素质训练课,全班共44人,男24人,女20人。由于初中男女生力量水平已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先把男女生按性别分为两大组,再把男女生按肌力大小分为强弱的A、B两小组,根据学生力量素质的差异,安排不同难度的练习任务:

3、实施评价体系分层

新课程标准倡导考核与评价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纵向自我评价为主,结合横向小组评价来强化激励机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积极,练习是否认真刻苦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对A层次学生的评价,要采取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达到更高的目标,评价时多以意志表现和探究精神为主。对B层次学生的评价,多采用激励型的评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使其努力拼搏、积极向上,评价时重在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C层次学生的评价,多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鼓励表扬,肯定其积极努力的一面,使其能感受运动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评价时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的程度。

其次,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语言。对A层次的学生教师多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其大胆创新,发表个人观点,积极与老师探讨技术难点以及解决办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学习。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多采用讲解和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动作要领,鼓励他们分组讨论,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既定任务。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多示范,帮助其建立动作表象,让他们模仿动作,逐步形成动力定型,再精细讲解、纠正技术动作的关键环节,分解动作难度使其有能力完成基本的技术动作,逐步建立信心。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运动的乐趣,不苛责基础较弱的学生,不强调学生之间的固有差距,让他们都能从运动中受益,从而实现异步发展。

小结

体育课采用分层教学不仅有效解决了体育教学中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自我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切实做到了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课程理念。新课标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更应牢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汲取更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依据个体差异运用好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从运动中获益,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最优发展,为国家培养更有力量的下一代。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