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绘画疗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张国玺
  
天云媒体号
2023年31期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 辽宁大连 116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绘画疗法这一特殊的方法在帮助学生发展艺术创造力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本文旨在研究绘画疗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关键词:绘画疗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方法

1引言

绘画疗法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绘画,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如何评价学生的作品等。因此,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和心理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绘画疗法进行教学。

2绘画疗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2.1组织学生开展绘画活动

绘画疗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表达情感、释放压力、增强自尊心和自我认知能力。绘画前选择适合的主题,如情绪表达、自我探索、自我价值等,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与主题相关的想法和情感。教师应提供不同种类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画笔、彩色笔、纸张等,以满足学生的创作需要。进行绘画前,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作为示范,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形式和技巧。通过提供基础的绘画指导,如色彩运用、构图技巧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中创造轻松、信任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放松,以便更好地投入到绘画过程中,例如,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营造出舒适的环境。绘画完成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提供机会让学生彼此交流和互动,增加对彼此的理解和支持。此外, 在绘画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提问他们对自己作品的感受和意义,以及与主题的关联。例如,进行小组或全班的总结讨论,让学生分享绘画活动对他们的影响,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2.2帮助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绘画疗法是一种通过绘画和创作来帮助个体表达情感、缓解压力、调整情绪的治疗方法。通过绘画疗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表达与管理自己的情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发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在教室中设置一个专门的创作区域,供学生们进行绘画创作。营造安全、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们感到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设定各种不同的主题,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供学生们选择并进行绘画。主题的设定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相关的情感问题。教师提供一幅图片或文字描述,引导学生们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其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在绘画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应鼓励学生们将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转化为绘画作品,释放情绪和压力。在绘画后,老师可以与学生们进行分享,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负面情绪,寻找积极的解决途径。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与感受。学生们通过展示和解读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从中获得治愈和支持。教师结合心理辅导的技巧,通过分析学生的绘画作品,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引导。若发现学生存在较大的情感问题,可以及时引导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2.3让学生通过作品自我认知

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绘画疗法的应用,学生可以更直接、自发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同时,对于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扰,绘画疗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释放情绪、减轻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绘画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思想和经历,可以给予一些主题或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例如画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对未来的期望等。在学生完成作品后,给予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我观察和反思,可以通过观看自己的作品、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进行反思。 鼓励学生在小组或整个班级中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取灵感和启发。此外,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发现他们作品中的积极、美好之处,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绘画技法和创作思路的指导。

2.4通过绘画作品调节情绪

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绘画疗法可以用于情绪调节,帮助学生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当前的情绪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可以是颜色、线条、形状等来代表自己的情绪状态。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用颜色和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释放负面情绪或增强积极情绪。教师通过提供一些情绪相关的主题或情境,让学生通过绘画来探索和表达与这些情绪相关的经历、观点或情感。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可以反思他们对于不同情绪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用绘画来调整情绪,选择与自己当前情绪相匹配的颜色、形状或画面来表达,并观察绘画过程对自己情绪的影响。这样的绘画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寻找适当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在绘画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观察,提问他们对作品中表达的情绪的感受。学生通过观察和反思自己的绘画作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管理情绪。

3结语

绘画疗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绘画,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创造力、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便更好地实施绘画疗法教学。希望本研究能够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晟雯. 教养方式与美术专业高中生负性情绪的关系及绘画治疗的干预作用研究[D].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20.

[2]陈曦. 彩绘曼陀罗对高中生焦虑情绪干预的研究[D]. 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3.

[3]徐朔. 绘画团体辅导对高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D].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21.

[4]徐黄荣. 绘画团体辅导对高中生情绪智力影响的研究[D].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