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探讨

闫颖洁
  
天云媒体号
2024年1期
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11

摘要:本文探讨了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措施。首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造价估算不准确、造价控制不严格和管理效率低下。接着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缺乏专业人才和制度不完善。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包括提高造价估算的准确性、加强造价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收集与整理、全过程造价控制、动态管理和强化监督与评估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现代化技术;全过程造价控制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给水管网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和投资日益增加。然而,由于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水管网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市政给水管网工程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2.1工程特点

2.1.1规模大,投资高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通常较大,涉及的管网线路长,节点多,覆盖面广。同时,由于给水管网工程涉及到大量的管道、阀门、水泵等设备和材料,投资成本较高。因此,对于市政给水管网工程而言,如何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1.2施工环境复杂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通常需要在城市区域内施工,面临着复杂的施工环境。由于城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给水管网工程的施工往往需要与其他管线交叉作业,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风险。此外,城市道路、桥梁等设施也可能对给水管网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因此,在市政给水管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1.3社会影响大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和进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一旦给水管网工程建设出现问题,可能会造成供水短缺、水质污染等严重后果,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

2.2影响因素分析

2.2.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影响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会对管网的布局和施工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工程造价。例如,在山地、丘陵地区,管网的铺设难度和土方工程量可能会增加,导致工程造价上升。此外,地质条件的稳定性也会对管网的抗震、抗沉降等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影响工程造价。

2.2.2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同样会对市政给水管网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工程造价。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持续的雨季、严寒冬季等)可能会造成工程进度延误,增加施工成本。此外,极端气候还可能引发自然灾害,对施工现场和已完成的工程造成破坏,从而增加额外的修复和重建费用。

2.2.3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的变化对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造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程设计和施工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环保因素,如采用环保材料、减少施工噪音和尘土等。这些措施可能会增加工程的一次性投入,但长期来看有利于节约运营和维护成本。

2.2.4市场需求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及价格波动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市场供应短缺或价格异常波动可能导致工程成本上升,反之则可能降低成本。因此,对于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方来说,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预测和应对市场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三、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现状

3.1当前存在的问题

3.1.1造价估算不准确

在市政给水管网工程中,造价估算的准确性对于整个工程的投资决策、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程复杂、信息不充分、技术手段落后等原因,往往存在造价估算不准确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工程实际投资远超预算,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和经济效益。

3.1.2造价控制不严格

造价控制是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到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采购等多个方面。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约机制,或者管理人员对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存在造价控制不严格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工程成本超支、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低下。

3.1.3管理效率低下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信息交换和处理,如设计图纸、施工进度、材料采购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业务流程优化,往往存在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决策滞后、资源调配不力等后果,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2.1信息不对称

在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参与方众多,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往往难以保证。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和业主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导致各方对工程实际情况的了解存在差异。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造价估算的不准确、造价控制的不严格和管理效率的低下。例如,设计方可能无法充分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存在偏差,增加额外成本。

3.2.2缺乏专业人才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涉及的专业知识广泛,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才进行管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具备足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管理人才,往往导致造价估算不准确、造价控制不严格和管理效率低下。此外,对于新兴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也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

3.2.3制度不完善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制度体系包括工程管理、质量监管、造价控制等方面。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往往存在管理漏洞和执行不力的情况。这可能导致造价估算不准确、造价控制不严格和管理效率低下。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约机制也难以保证制度的执行效果。

四、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探讨

4.1提高造价估算的准确性

4.1.1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实现工程信息的集成化管理,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准确地估算工程量,进而提高造价估算的准确性。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高造价估算的精度和效率。

4.1.2加强信息收集与整理

信息是进行造价估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信息收集与整理是提高造价估算准确性的关键措施。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机制,及时收集和整理工程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进度、材料价格等。同时,要加强信息共享,促进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信息不对称对造价估算的影响。此外,还应加强对信息的管理和存储,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为后续的造价估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4.2加强造价控制

4.2.1全过程造价控制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应贯穿于整个工程周期,包括前期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要求对每个阶段的费用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实际投资不超过预算。在决策阶段,应对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准确估算投资成本和预期效益。在设计阶段,应重视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成本。在施工阶段,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和额外费用。在竣工验收阶段,应认真审核工程结算,确保实际费用与预算相符。

4.2.2动态管理

由于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因此需要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要求对工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超出预算的情况。当实际费用与预算出现偏差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通过动态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投资的有效利用。

4.3提高管理效率

4.3.1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在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工程管理、质量监管、造价控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利,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制约机制,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应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为因素对工程的影响,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实现。

4.3.2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具备足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队伍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训机制。对于现有员工,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应积极引进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充实管理团队。通过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为因素对工程的影响,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实现。

4.3.3强化监督与评估

监督与评估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应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对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估。通过定期检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应注重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通过强化监督与评估,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实现。

五、案例分析

5.1选取典型案例介绍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市政给水管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本文选取了某市的一项给水管网改造工程作为典型案例。该工程涉及对老旧管网的更新改造,新管网的铺设以及与原有管网的对接等。工程规模较大,施工环境复杂,对造价控制和管理的要求较高。

5.2分析案例中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得失

在案例中,该市在给水管网改造工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造价估算方面,由于采用了BIM技术,较为准确地预测了工程量和造价,避免了较大误差。但在材料采购阶段,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导致部分材料成本上升,超出了预算。在造价控制方面,全过程造价控制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各阶段费用得到了有效监控。但在设计阶段,由于与施工单位沟通不足,导致部分设计变更,增加了额外费用。在管理效率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但在人员配备上,存在部分岗位人员经验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管理效率。

5.3从案例中提炼经验教训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教训:首先,要注重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造价估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其次,要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减少设计变更和额外费用;再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最后,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六、结语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控制与管理对于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这些措施能为今后的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促进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浅析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市政给水管网工程中的应用[J]. 李福春.价值工程,2017(01)

[2] 给水管网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J]. 陈衍芳.大众科技,2009(07)

[2] 浅论给水管网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J]. 郑嘉纯.营销界,2023

作者简介:闫颖洁,女(1992.3),汉族,河南焦作人,研究生,目前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给排水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