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在当今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这种模式拥有一个更加开放、灵活的发展空间,以及一套完善的、严格的操作流程。这种模式的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并且在培养的过程中,既考虑到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又确保了培养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培养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引言:
通过强化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推进产业化和信息化的转型升级,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技术和职业技术的需求。尤其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这种转型升级更加突出,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变化,从而更快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更大程度地促进职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发展。在当今快节奏的经济社会中,深入挖掘和开拓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趋势,还能有效地促进职教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和开拓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制定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战略。
一、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通过实施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促进技能培养、就业创新和技能竞争优势的有效发挥,实现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技能培训,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人才培养需要产教融合
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提升他们的实际技能。因此,院校应当积极探索将产业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其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企业发展需要产教融合
企业的目标应当是获得持续的收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减少运营费用和改善服务水平来实现。尤其在建筑和装饰领域,由于人才短缺的问题,企业必须重视招聘和培养优秀的员工,从而有效地减少运营费用。
(三)产教融合的具体内容
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旨在推动高素质人才培育,并促进行业发展。为此建立了五个关联,包括将专业技能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将高素质人材引入高素质人才库、将高素质技能水平考核结果应用到实践中、将高素质技能水平考核结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产教融合对于建筑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通过产业与科技的结合,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能够提供比传统的校企合作的更加清晰、精准、严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型的培训体系包括:课题设定、课堂实施、课堂考核、课堂反馈等几个部分。
(一)产教融合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更精准和具体
为了更好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须将教学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并将学习的技能与实际工作完美结合,从而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精确、具体,既满足职业和行业的需求,也满足合作企业的特殊要求。
(二)产教融合要求培养过程更加灵活多变富有弹性
随着企业与高等院校的紧密结盟,以企业为基础的课堂、实践和实习的方法,已经彻底打破了以往的分离的时空格局,使得原有的课堂安排和实习环境发生剧烈的波动,从而使得课堂的内容和形态发生重大的转变。
(三)产教融合要求人才培养的管理和评估制度更加系统严谨
随着校企深入融合,从学校的视野来看,管控的主体已经有所转移,原本只针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现在被纳入到企业的范畴,以此来提高管控的质量。此外,由于考核的标准也有所提升,因此,考核的内容也会相应地扩大,而且考核的标准也会有所调整。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应对策略
(一)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精准具体
为了更好地满足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企业的招聘要求,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订造一套完善、精准而又具备针对性的人才培训计划。此外,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如设立多级课程,根据企业的职业发展趋势,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系统化、全面化的专业课程。采取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培训进度,确保高素质的人才,并且能够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
(二)人才培养过程管控需要弹性灵活
鉴于建筑室内设计的职位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需要更加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从而使得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小型企业、工作室、项目组等更加有效地实施人才培训,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因此可以建立一个灵活的管理机制,允许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育和培训的时长,鼓励学生按照预定的学习进度,并且能够通过所有的测试和评估,这样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除了设计公司,还需要专注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将课堂融入到企业的运作中,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进修和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这将使我们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视角,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而且还能够唤醒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专长,并且有助于他们实现职业的成长。
(三)人才培养中教学方式方法需要科学多样、注重实践
教育课程需要广泛采用如教案制、任务导向法、场景式、事例式的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环境,其重点是提升专业的技巧水平并使用项目学习作为主导的教育工具。遵循教育的规则,把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岗位职责放在首位,同时关注工作的实际需求,选择基于学科的项目模块化及虚拟实境的方式来教授内容,实现由依赖于课本的学习向主动探索专业技术能力的转变,也包括从单纯地理解知识点到融合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能力的转化。对于那些处于产业教育相结合的环境下的建筑工程室内设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应该特别重视实践经验和个人品德的培育。除了常规的教学训练之外,还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与本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比如由行指委或行业协会举办的赛事,或者其他对个人成长有所裨益的社会实践机会。
四、结语
作为一门涵盖众多领域的广阔学科且具备独特的专长特性,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有着极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在这个以产业与教育的结合为主导的大环境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培育能适应当下商业公司需要的杰出的专家并提升大众生活品质这一重要问题。学校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付诸了大量的精力,包括确立目标、管控过程、评估和实施教学等一系列措施都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对未来提出了一系列期望,以此来推动该类专门技术的教育进步。
参考文献:
[1]杨赪.产教融合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182-183.
[2]程春雨,张明磊.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12):18-20.
[3]韩琳.建筑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解析——评《工程教育认证与化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J].塑料工业,2023,51(01):202.
[4]纪婕,刘扬,张蓉蓉.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标准制定和实施研究——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3(08):1-4.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2023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研究项目《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SWJWZJJT2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