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AI绘画对平面设计工作路径的影响
——以标志设计为例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AI绘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对设计工作路径的影响。通过对36位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采用AI设计还是传统设计方法,学生的作品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实验揭示了AI绘画的局限性,如对关键词理解单一和无法理解人类草图的含义。虽然AI绘画能够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仍然不可或缺。因此,未来人类应该持续探索和发展艺术领域,使艺术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关键词:AI绘画;平面设计;设计工作路径
1绪论
近年来,AI绘画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一幅由AI绘画创作的作品《太空歌剧院》在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美术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一结果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和不满。有人指出这也可以视为科技进步的体现。AI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AI艺术即人工智能艺术[1]。AI绘画是通过对大量绘画设计作品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从而生成富有创意和艺术性的图像作品,是一种基于仿生学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绘图的计算机程序[3]。目前基于AI绘画工作的创作特点研究居多,余青龙[4]指出AI绘画有文字生成、图像生成、模型合并、模型训练等4个主要的工作模式并且列出不同工作模式的创作特征和方法。
通过这些工作模式,AI能轻松的生成各种风格类型的作品,平面设计公司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创作模式,而这些高度重复的创作模式更加容易被AI模仿,AI在这一领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面对AI绘画,人类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学会运用AI辅助自己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AI形成互补,为客户提供更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设计作品。
缪虹[5]通过研究发现AI绘画是生成化的图像技术,是对现存绘画作品的合成,在光影处理上以及手部绘制等会出现许多不合理现象,所以需要人类再次用数字绘画软件进行后期修复。王遂川等人[6]探讨了AI绘画与人类绘画之间差异,提到AI绘画并不等同、也不优越人类绘画,二者内在的规定性决定了二者之间仍然是一种平衡性、互补性、结构性的并存。如今,许多平面设计公司已将AI绘画列为招聘要求之一,表明AI作为设计领域运用工具的广泛程度正在加速扩展。本研究旨在探究AI绘画在logo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它对设计工作路径的影响。
2研究设计
根据余青龙[4]提出的AI主要工作模式,可以将AI绘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路径归为三类,如图1所示:1.AI直接代替设计师进行创作;2.设计师首先通过借鉴AI生成的创意,然后进行修改;3.设计师使用AI对已有的草图进行润色。
本研究以某大学大二视觉传达设计的36位学生作为被试者,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以纯AI,先AI后人、先人后AI以及纯人创作。学生在之前的学习活动中都进行了logo设计的课程学习,学生基本素质和发展水平基本相似。使用“Midjourey服务器”作为AI绘画工具,该工具能根据用户提供的关键词通过AI算法生成相对应的图片。logo设计的题目是由视觉传达设计的老师提供,以文字、“鱼”图形设计角度,为水产品牌 “乐渔”设计logo,不限表现形式。学生进行七天的设计创作,最后获得实际可用作品19份。将这这些作品随机排序交由三位视觉传达设计教师打分,最后采取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3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对四组学生作品分数进行分析如表1,结果显示,无论是人类设计、AI设计,还是AI辅助设计,其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如表2。(P=0.485>0.05)。
通过对四组作品结果分析得出,采用AI支持的设计作品相比采用传统设计方法的作品,学生在创作水平上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由于AI绘画根据提供关键词生成作品,用户在关键词的把握要十分准确,学生使用AI还不够熟练,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纯AI创作的实验中,用户不断输入不同的标签却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作品。与传统人类绘画不同的是,人类在绘画之前会有一个确定的预期,并根据预期不断调整自己的作品。而AI绘画则是随机的,需要通过人类的判断和抉择来实现优化,但有时候即使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AI,也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可以发现,AI对logo的理解过于单一,即使输入不同的关键词,也会生成风格元素相似的作品,有可能是因为AI数据库体量过小。由此可见,AI生成图片的创意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人类提供作品的数量,AI作品是对世界上所有作品的概括提炼,而人类绘画创作的作品则是独特的,结合了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呈现了不可复制的个性美学。
先人后AI的操作中常出现AI无法理解设计师意图的情况,例如,图2,设计师想要在草图的基础之上继续增加,设计一种关于正型是鱼,负型也是鱼的正负型logo,AI生成的效果既没有在原本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同时也无法准确根据正负型关键词进行生成,只是把正负型理解为黑白对比。在图3中,设计师结合“乐”字与鱼的形状进行创作,后续让AI对“水、开心、logo、平面”的关键词进行继续创作。而生成的图在结合关键词之后仅参考了草图的颜色和笔触,而作品完全偏离了本身的理念,削弱了设计师的创意性。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发现AI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要求时无法通过算法呈现。如同ChatGPT的克星GPTZero一样,它能根据“文本困惑度”来区分AI写作与人类写作,人类会随着写作的时间增加困惑度也会随之增加[7]。AI绘画也无法运算困惑度高的文字和图片,有时候AI的加入反而会使设计作品变得千篇一律。
4未来展望
虽然在本次实验中,四组学生作品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有AI介入的工作路径在时间成本上大幅度降低。AI的介入可以让设计师更加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创作质量。与传统人类绘画不同,AI生成的作品的好坏对于艺术家的能力依赖程度不高,而更多的是对AI绘画用户审美能力的考验,用户需要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选择和调整AI生成的作品,使其符合自己的期望和审美需求。即便如此,人类也不能停止创作,AI的本质就是对人类作品的模仿,没有了新的素材,AI绘画的能力会有一个上限。人类应该保持创作的热情和创新的精神,持续探索和发展艺术领域,为AI提供新的素材和挑战,让艺术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现今的AI绘画还有许多需要不断迭代改进的地方,但人工智能的时代不可逆转。不难发现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将AI绘画作品作为商业产品的情况,未来人类要通过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来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马立新,涂少辉.AI艺术创作机理研究[J].美术研究,2022,No.204(06):82-86.DOI:10.13318/j.cnki.msyj.2022.06.016.
[2]刘书亮.论AI绘画对文化创意领域的影响[J].当代动画,2023,No.302(02):91-95.
[3]缪虹,王敬雷.AI绘画创作的运行规律及应用[J].丝网印刷,2023,No.351(07):96-98.DOI:10.20084/j.cnki.1002-4867.2023.07.026.
[4]余青龙.AI绘画软件的创作特征研究——以绘画软件Novel AI生成的动漫人物形象为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3(03):127-132.
[5]缪虹,王敬雷.AI绘画创作的运行规律及应用[J].丝网印刷,2023,No.351(07):96-98.DOI:10.20084/j.cnki.1002-4867.2023.07.026.
[6]王遂川,庞欢,熊亦冉等.图像数智化:现象及其阐释[J].浙江社会科学,2023,No.319(03):85-93+84+159.DOI:10.14167/j.zjss.2023.03.006.
[7]邵怡蕾.在爱(AI)中:重思AI世的创作[J].电影艺术,2023,No.410(03):28-36.
作者简介:陈静(1998.12),女 汉族 广东惠州人 学历:研究生,美术教育研究
窦潇(1990.2),女 汉族 山东滨州人 学历:博士 职称:副教授,从事人因工学、人与机器人交互设计,新媒体交互设计
【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新文科视野下设计专业跨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GYB202216)阶段性成果。